开新传统:传统调解与现代法治对话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传统之调解 | 第11-19页 |
·优美之法制 | 第11-14页 |
·走进传统:立法和司法视域中的调解 | 第11-12页 |
·成本的维度 | 第12-13页 |
·效果的维度 | 第13-14页 |
·“贵和尚中”之核心理念 | 第14-16页 |
·传统之“和谐”理念 | 第14-15页 |
·“无讼”追求和纠纷“调解” | 第15-16页 |
·“以人为本”之人文关怀 | 第16-19页 |
·传统中的“仁”学 | 第16-17页 |
·与个人主义之差异 | 第17页 |
·调解之中彰显人文精神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现代法治之责问 | 第19-28页 |
·责问之据——西方法治的精神 | 第19-24页 |
·古希腊正义观向现代正义观的转变 | 第19-21页 |
·自由主义的法哲学基础 | 第21-23页 |
·人本主义的根本精神 | 第23-24页 |
·现代法治之诘难维度 | 第24-28页 |
·正义之维 | 第24-25页 |
·自由之维 | 第25-26页 |
·个人主义之维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传统调解之回应 | 第28-36页 |
·传统调解与“正义”的实现 | 第28-30页 |
·传统视角中的“正义” | 第28-30页 |
·简评调解对正义实现的保障作用 | 第30页 |
·传统调解与自由之精神 | 第30-33页 |
·传统儒学中的道德自由 | 第30-31页 |
·西方自由观 | 第31-32页 |
·二种自由之差别 | 第32-33页 |
·传统调解与个人权利意识 | 第33-36页 |
·近代“权利”概念 | 第33页 |
·传统之中的“义利之辩” | 第33-34页 |
·对中西中的“义”及“权利”观评析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开新传统:传统调解之创造性转化 | 第36-42页 |
·传统调解的承继 | 第36-37页 |
·现代社会中的调解 | 第37-42页 |
·调解之弊端 | 第37-38页 |
·传统调解之转化 | 第38-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录A | 第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