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RNAI的原理 | 第10-15页 |
·RNAI细胞核内调控通路 | 第15-16页 |
·RNAI在细胞内发生的亚细胞体 | 第16-17页 |
·系统性RNAI | 第17-20页 |
·线虫中的系统性RNAi | 第17页 |
·蜜蜂中的系统性RNAi | 第17-18页 |
·果蝇中的细胞自主性RNAi | 第18-19页 |
·人类中的系统性RNAi | 第19页 |
·德国小蠊中的RNAi | 第19页 |
·蝗虫中的RNAi | 第19页 |
·其他昆虫中的RNAi | 第19-20页 |
·SID-1基因的研究 | 第20-21页 |
·其他与系统性RNAI有关的基因 | 第21-22页 |
·可移动的信号分子 | 第22-23页 |
·实现系统性RNAI的试验技术 | 第23-26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26-27页 |
第二章 蚜虫中SID-1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27-35页 |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供试棉蚜、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 | 第28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8页 |
·实验步骤 | 第28-31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28-29页 |
·单链cDNA的合成 | 第29页 |
·PCR引物设计 | 第29页 |
·PCR反应 | 第29-30页 |
·PCR产物克隆与测序 | 第30页 |
·连接反应 | 第30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30页 |
·质粒DNA测序 | 第30-31页 |
·序列分析 | 第31页 |
·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三种蚜虫中克隆的目标基因片段 | 第31-32页 |
·目标基因片段的同源性 | 第32-34页 |
·讨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棉蚜SID-1基因CDNA全序列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35-43页 |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试虫与饲养 | 第35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5-36页 |
·实验步骤 | 第36-38页 |
·RNA提取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36-37页 |
·PCR引物设计 | 第37页 |
·PCR反应条件及体系 | 第37-38页 |
·PCR产物回收与纯化 | 第38页 |
·连接反应与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38页 |
·重组质粒的提取及质粒DNA测序 | 第38页 |
·在线工具分析Apsid-1序列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棉蚜sid-1基因cDNA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 | 第38-42页 |
·讨论 | 第42-43页 |
第四章 SID-1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43-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sid-1基因氨基酸序列 | 第43-45页 |
·sid-1氨基酸序列分子亲缘树的构建 | 第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的干扰研究 | 第47-57页 |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试虫与饲养 | 第48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8页 |
·试验步骤 | 第48-51页 |
·德国小蠊总RNA提取(TRIzol法) | 第48-49页 |
·德国小蠊ace1/ace2干扰片段的确定和克隆 | 第49-50页 |
·反转录,单链cDNA的合成 | 第50页 |
·PCR扩增 | 第50页 |
·PCR产物回收与纯化 | 第50页 |
·PCR产物回收与纯化 | 第50-51页 |
·连接反应与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51页 |
·重组质粒的提取及质粒DNA测序 | 第51页 |
·ace1/ace2干扰片段体外转录生成dsRNA | 第51页 |
·德国小蠊活体注射 | 第51-53页 |
·dsRNA梯度浓度稀释 | 第51-52页 |
·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测定方法 | 第52-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56页 |
·沉默的有效时间观察 | 第53页 |
·沉默有效浓度梯度测定 | 第53-55页 |
·基因干扰的行为观察 | 第55-56页 |
·讨论 | 第56-57页 |
全文总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第一作者研究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