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前言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关于国际收支均衡问题的理论研究 | 第11-13页 |
·国内关于国际收支均衡问题的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及创新点 | 第14-16页 |
2 国际收支可持续均衡概念的界定 | 第16-21页 |
·国际收支基本概念的解释 | 第16页 |
2 2 国际收支可持续均衡理论的演化 | 第16-20页 |
·国际收支均衡理论的萌芽阶段 | 第17页 |
·国际收支均衡理论的发展阶段 | 第17-18页 |
·国际收支均衡理论的成熟完善阶段 | 第18-20页 |
·本文对国际收支可持续均衡理论的认识 | 第20-21页 |
3 我国国际收支可持续均衡问题 | 第21-33页 |
·我国国际收支主要账户分析 | 第21-29页 |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一级账户的数据描述与分析 | 第21-26页 |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账户一级账户子账户的数据分析与描述 | 第26-29页 |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国内外的经济发展环境与国际收支双顺差 | 第30页 |
·政策因素与国际收支双顺差 | 第30-31页 |
·我国国内经济状况与国际收支双顺差 | 第31-33页 |
4 我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实证分析 | 第33-39页 |
·所取变量说明 | 第33-34页 |
·建立模型 | 第34-37页 |
·时序变量ADF 检验 | 第34-35页 |
·E‐G 两步协整 | 第35-37页 |
·误差修正 | 第37页 |
·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5 我国实现国际收支可持续均衡的对策 | 第39-43页 |
·宏观调控改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 | 第39-40页 |
·国际方面 | 第39-40页 |
·国内方面 | 第40页 |
·微观调整维持我国国际收支可持续均衡 | 第40-43页 |
·完善我国对外贸易政策 | 第41页 |
·完善我国利用外资政策 | 第41-42页 |
·完善我国外汇管理政策 | 第42-43页 |
6 山西省国际收支可持续均衡问题 | 第43-46页 |
·山西省国际收支状况及其变动原因分析 | 第43-44页 |
·山西省实现国际收支可持续均衡的对策 | 第44-46页 |
·引进外资问题 | 第44页 |
·有关资源问题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