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1章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概述 | 第13-22页 |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的含义及其历史沿革 | 第13-16页 |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的含义 | 第13页 |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的历史沿革 | 第13-16页 |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的功能 | 第16-18页 |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的套期保值(Hedging)功能 | 第16-17页 |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的价格发现功能 | 第17页 |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的削弱垄断,促进信息流动的功能 | 第17页 |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的杠杆功能 | 第17-18页 |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的投资管理功能 | 第18页 |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的流程 | 第18-22页 |
·选择经纪人或经纪公司 | 第19页 |
·开户 | 第19页 |
·下单 | 第19-20页 |
·成交 | 第20页 |
·结算 | 第20-21页 |
·交割 | 第21-22页 |
第2章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法律关系 | 第22-31页 |
·国际金融期货法律关系的特征 | 第22-24页 |
·国际金融期货关系具有民事法律关系的一般特征 | 第22-23页 |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法律关系具有其特殊的特征 | 第23-24页 |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法律关系主体 | 第24-27页 |
·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24-25页 |
·期货经纪公司和客户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25-27页 |
·国际金融期货法律关系的客体 | 第27-31页 |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客体的认识 | 第27页 |
·国际金融期货合约的概念 | 第27-28页 |
·国际金融期货合约的特征 | 第28页 |
·国际金融期货合约的效力 | 第28-31页 |
第3章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和体系 | 第31-39页 |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31-33页 |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主体关系复杂性的要求 | 第31页 |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高风险性的要求 | 第31-33页 |
·世界经济自由化和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 第33页 |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法律规制的意义 | 第33-34页 |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法律规制有利于充分有效地发挥国际金融期货市场的功能 | 第33-34页 |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法律规制有利于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 第34页 |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法律规制有利于促进金融期货市场的稳定 | 第34页 |
·国际金融期货法律规制的体系 | 第34-39页 |
·政府管理 | 第35-36页 |
·行业自律管理 | 第36-37页 |
·交易所管理 | 第37-39页 |
第4章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的国内和国际法律规制 | 第39-51页 |
·各国和地区国际金融期货交易的立法 | 第39-48页 |
·美国金融期货交易法律规制 | 第39-41页 |
·英国金融期货交易法律规制 | 第41-44页 |
·日本金融期货交易法律规制 | 第44-46页 |
·中国香港金融期货法律规制 | 第46-48页 |
·国际金融期货交易的国际规范 | 第48-51页 |
·各国金融期货交易法律规制的合作 | 第48-49页 |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金融期货交易的法律规制 | 第49页 |
·国际证券监管委员会组织关于金融期货交易的法律规制 | 第49-50页 |
·《温德索宣言》(Windsor Declaration) | 第50-51页 |
第5章 我国金融期货交易立法思考 | 第51-58页 |
·我国金融期货交易的发展状况 | 第51-52页 |
·我国金融期货交易立法现状 | 第52-53页 |
·我国金融期货交易立法上的缺陷 | 第53-54页 |
·对我国金融期货交易立法体系和监管体制的建议 | 第54-58页 |
·我国金融期货交易法律体系设计 | 第54-55页 |
·我国金融期货交易监管体制的设计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