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我国的空气污染概况 | 第10-12页 |
·二氧化硫和酸雨的危害 | 第12-13页 |
·典型的烟气脱硫技术 | 第13-14页 |
·直流电晕放电概述 | 第14-15页 |
·直流电晕放电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 第15-16页 |
·直流电晕放电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前景 | 第15-16页 |
·直流电晕放电烟气脱硫脱硝的机理 | 第16页 |
·直流电晕放电烟气脱硫等离子体中OH自由基的研究 | 第16-17页 |
·直流电晕放电中OH自由基的重要作用 | 第16-17页 |
·直流电晕放电中OH自由基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OH自由基的测量方法及其特点 | 第17-18页 |
·本文内容简介 | 第18-20页 |
2 直流电晕放电 | 第20-24页 |
·电晕放电简介 | 第20-21页 |
·直流电晕放电的机理 | 第21-24页 |
·直流电晕放电的机理 | 第21-23页 |
·负直流电晕放电的机理 | 第23-24页 |
3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的实验装置 | 第24-26页 |
·直流电源 | 第24页 |
·反应器和电极结构 | 第24-25页 |
·光谱测量系统 | 第25页 |
·配气系统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4 针-板式负直流电晕放电中OH(A→X)和N_2(C→B)的发射光谱 | 第28-38页 |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实验装置 | 第28页 |
·负直流电晕放电OH自由基发射光谱的实验条件 | 第28-2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9-37页 |
·负直流电晕放电产生的OH自由基的发射光谱 | 第29-30页 |
·N_2(C,v′)的相对振动布居和振动温度 | 第30-32页 |
·放电电压对OH自由基相对布居的影响 | 第32-33页 |
·负直流电晕放电中添加氧气对OH(A~2∑)和N_2(C~3П_u)相对布居的影响 | 第33-35页 |
·针电极极性对OH(A~2∑)和N_2(C~3П_u)相对布居的影响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5 针-板式直流电晕放电中氦气对OH(A)和N_2(C)相对布居的影响 | 第38-45页 |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实验装置 | 第38页 |
·直流电晕放电OH自由基发射光谱的实验条件 | 第38-39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9-44页 |
·氮气为载气的不饱和水蒸气体系下添加氦气时电晕放电OH自由基与N_2分子的发射光谱 | 第39-40页 |
·N_2(C,v′)的相对振动布居和振动温度 | 第40页 |
·负直流电晕放电电压对OH(A~2∑)自由基和N_2(C~3П_u)分子的相对布居的影响 | 第40-41页 |
·正直流电晕放电电压对OH(A~2∑)自由基和N_2(C~3П_u)分子的相对布居的影响 | 第41-43页 |
·氦气对单位功率产生OH自由基相对布居的影响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