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1. 前言 | 第13-3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22页 |
| ·入世给我国施工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第13-15页 |
|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造价计价模式改革 | 第15-20页 |
| ·《水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应用 | 第20-22页 |
| ·国内外现有报价决策模型 | 第22-29页 |
| ·报高价决策模型 | 第22-27页 |
| ·基于承包商风险评价的报价策略 | 第27-29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29页 |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9-31页 |
| 2. 基于市场竞争要求的水利水电工程报价管理体系 | 第31-37页 |
| ·施工企业工程报价体系管理研究现状 | 第31-34页 |
| ·我国工程报价体系管理现状 | 第31页 |
| ·工程报价体系研究进展 | 第31-34页 |
| ·新的工程报价管理体系应实现的目标 | 第34-35页 |
| ·快速响应 | 第34页 |
| ·准确估价 | 第34页 |
| ·历史数据的存贮与分析 | 第34页 |
| ·竞争对手的监视与分析 | 第34页 |
| ·改进对风险的评估 | 第34页 |
| ·科学的决策 | 第34-35页 |
| ·新的工程报价管理体系的组成与数据流程 | 第35-37页 |
| 3. 水利水电工程竞争性投标报价决策模型 | 第37-50页 |
| ·投标决策过程 | 第37-38页 |
| ·工程投标报价的隶属度函数 | 第38-42页 |
| ·基本模型 | 第38-39页 |
| ·修正模型 | 第39-40页 |
| ·确定λ_1 、λ_2 值 | 第40页 |
| ·修正后的报价隶属度函数模型 | 第40-41页 |
| ·模型转化 | 第41-42页 |
| ·招标工程项目类型划分 | 第42-45页 |
| ·确定工程投标的影响因素 | 第42-43页 |
| ·确定评语等级 | 第43页 |
| ·进行单因素评价,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 第43-44页 |
| ·计算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 | 第44页 |
| ·对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进行分析 | 第44页 |
| ·判定报高率区间 | 第44-45页 |
| ·案例分析 | 第45-50页 |
| ·工程概况 | 第45-46页 |
| ·最优报高率确定 | 第46-50页 |
| 4. 投标报价分析 | 第50-77页 |
| ·投标报价的盈亏平衡分析 | 第50-56页 |
| ·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数学模型 | 第50-52页 |
| ·固定成本不变的盈亏平衡分析 | 第52-53页 |
| ·固定成本随工程量大小变化对盈亏平衡点的影响 | 第53-54页 |
| ·可变成本随工程量大小变化对盈亏平衡点的影响 | 第54页 |
| ·报高率对盈亏平衡点的影响 | 第54-55页 |
| ·影响盈亏平衡点的各因素间关系 | 第55-56页 |
| ·投标报价的利润分析 | 第56-58页 |
| ·报价与工程量的关系 | 第56页 |
| ·报价与盈利的关系 | 第56-57页 |
| ·工程量与盈利的关系 | 第57-58页 |
| ·投标报价的敏感性分析 | 第58-59页 |
| ·延误工期的影响 | 第58页 |
| ·物价和工资上涨的影响 | 第58-59页 |
| ·其他可变因素的影响 | 第59页 |
| ·投标报价的风险分析 | 第59-77页 |
| ·投标报价过程中的风险 | 第59-64页 |
| ·风险效应与防范措施 | 第64-72页 |
| ·工程保险 | 第72-73页 |
| ·工程的规模性经济 | 第73-74页 |
| ·工程项目的利润弹性 | 第74-75页 |
| ·优化施工组织的项目收益 | 第75-77页 |
| 5.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工程投标报价中的应用 | 第77-87页 |
| ·计算机在工程投标报价中的应用 | 第77-78页 |
| ·工程报价数据库的建立 | 第78-84页 |
| ·工程报价数据库的内容 | 第78-80页 |
| ·工程报价数据库的结构 | 第80页 |
| ·数据采集制度的建立 | 第80-84页 |
| ·网络技术在工程投标报价中的应用 | 第84-87页 |
| ·工程造价信息网的建立 | 第84-85页 |
| ·工程造价信息网的主要功能 | 第85页 |
| ·工程造价信息网的信息内容与网络应用 | 第85-87页 |
| 6. 结束语 | 第87-89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 致谢 | 第95-9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