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9页 |
| ·ARM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前景 | 第7-8页 |
| ·论文完成的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8-9页 |
| 第2章 EP9315处理器概述 | 第9-13页 |
| ·EP93XX系列微处理器 | 第9-10页 |
| ·EP9315的结构特征 | 第10-13页 |
| 第3章 基于 EP9315 ARM9开发平台的Redboot移植 | 第13-29页 |
| ·bootloader的基本概念 | 第13-17页 |
| ·bootloader的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 ·bootloader的操作模式 | 第14页 |
| ·bootloader程序的阶段设计及地址规划 | 第14-17页 |
| ·EP9315的启动代码 Redboot | 第17-22页 |
| ·Redboot的功能概述 | 第17-18页 |
| ·Redboot的文件结构 | 第18页 |
| ·Redboot的启动模式 | 第18-19页 |
| ·X86平台下eCos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19-22页 |
| ·Redboot移植 | 第22-29页 |
| ·移植重点 | 第22-24页 |
| ·平台抽象层的移植 | 第24-27页 |
| ·有关设备驱动的移植 | 第27-29页 |
| 第4章 Linux设备驱动 | 第29-51页 |
| ·Linux设备驱动概述 | 第29-34页 |
| ·设备驱动的作用、类型及其组成部分 | 第29-30页 |
| ·设备驱动程序的入口点 | 第30-34页 |
| ·操作系统对设备驱动的管理 | 第34-38页 |
| ·设备驱动的设备号 | 第34页 |
| ·设备驱动中几个重要的函数调用 | 第34-38页 |
| ·设备驱动实例 | 第38-51页 |
| ·初始化函数 | 第38-45页 |
| ·清除函数及驱动程序的入口点 | 第45-47页 |
| ·实例程序设计思想 | 第47-51页 |
| 第5章 串口通信 | 第51-77页 |
| ·串口的实现方式 | 第51-53页 |
| ·RS232串行口 | 第51-52页 |
| ·RS485串行口 | 第52-53页 |
| ·UART和 RS232/RS485的区别 | 第53页 |
| ·EP9315的UART模块 | 第53-59页 |
| ·UART串行口的数据传输格式 | 第53-54页 |
| ·EP9315的UART串口的传输波特率 | 第54-57页 |
| ·EP9315的UART串口模块及其工作原理 | 第57-58页 |
| ·EP9315的RS232/RS485接口电路 | 第58-59页 |
| ·Windows下基于 Visual C++6.0的串口通信编程 | 第59-74页 |
| ·Microsoft Communications Control | 第59-61页 |
| ·在 VC++中直接用 Windows API函数访问串口 | 第61-74页 |
| ·基于 EP9315开发平台的串口通信设计思想 | 第74-77页 |
| ·串口通信的模型构建 | 第74-75页 |
| ·串口通信的程序设计思想 | 第75-77页 |
| 结束语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