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变速率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引言 | 第8-9页 |
·流星余迹通信的发展与技术现状 | 第9-12页 |
·流星余迹通信的发展 | 第9-11页 |
·流星余迹通信的技术现状 | 第11-12页 |
·流星余迹通信网的组成及主要应用 | 第12-15页 |
·流星余迹通信网的组成 | 第12-13页 |
·流星余迹通信的主要应用 | 第13-15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5-16页 |
第二章流星余迹通信的信道特点 | 第16-26页 |
·流星信道的物理特性 | 第16-18页 |
·流星信道物理特性 | 第16-18页 |
·流星余迹的分布与出现概率 | 第18-19页 |
·流星余迹的质量分布 | 第18页 |
·流星余迹的日季节变化 | 第18-19页 |
·流星余迹信道的重要参量 | 第19-26页 |
·接收门限 | 第19页 |
·余迹到达率 | 第19-20页 |
·余迹的有效持续时间 | 第20页 |
·余迹平均等待时间 | 第20页 |
·余迹平均可用时间 | 第20页 |
·工作频率 | 第20-21页 |
·占空比和占空因子 | 第21-22页 |
·平均数据通过量 | 第22页 |
·流星出现高度 | 第22页 |
·余迹扩散系数 | 第22页 |
·余迹衰减因子 | 第22-23页 |
·接收功率 | 第23-26页 |
第三章 自适应变速流星余迹通信系统 | 第26-38页 |
·基于自适应变速混合型ARQ 的流星余迹通信系统 | 第26-28页 |
·差错控制方式 | 第28-32页 |
·基本的差错控制方式 | 第28-29页 |
·混合的差错控制方式 | 第29-31页 |
·多码率混合型ⅡARQ | 第31-32页 |
·纠错编码技术 | 第32-33页 |
·自适应变速的原理和方法 | 第33-35页 |
·自适应变速准则 | 第33-34页 |
·自适应变速的方法 | 第34-35页 |
·自适应变速流星余迹通信系统变速门限的确定 | 第35-38页 |
第四章 SPW 软件介绍及仿真参数说明 | 第38-46页 |
·SPW 软件介绍 | 第38-43页 |
·SPW 的主要组成 | 第38-39页 |
·文件管理器(File Manager) | 第39-40页 |
·模块编辑器(BDE) | 第40页 |
·仿真管理器(SimMgr) | 第40-41页 |
·信号计算器(SigCalc) | 第41-42页 |
·SPW 的库 | 第42-43页 |
·仿真参数说明 | 第43-46页 |
第五章 自适应变速率流星余迹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46-64页 |
·建立文件库 | 第46-47页 |
·发送部分 | 第47-50页 |
·接收部分 | 第50-51页 |
·变速控制部分 | 第51-57页 |
·流星信道 | 第57页 |
·自适应变速流星余迹通信系统仿真模型 | 第57-60页 |
·仿真与分析 | 第60-64页 |
·变速门限值对数据通过量的影响 | 第60-62页 |
·误码率和数据通过量的变化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