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的目标和任务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动态 | 第13-20页 |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综合经济评价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生态足迹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系统动力学(SD)模型在能源、水利、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项目区概况 | 第22-28页 |
·项目区所在县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地理位置 | 第22页 |
·水文、气象 | 第22页 |
·地形、地貌 | 第22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2-23页 |
·水能资源及开发情况 | 第23页 |
·其他能源情况 | 第23页 |
·项目区基本情况 | 第23-28页 |
·自然地理情况 | 第23-24页 |
·社会经济情况 | 第24页 |
·电网情况 | 第24-25页 |
·当地小水电资源情况 | 第25-28页 |
3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农村可持续发展作用评估 | 第28-44页 |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估理论与方法 | 第28-29页 |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估原则 | 第28页 |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估指标功能 | 第28-29页 |
·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9-30页 |
·评估目标 | 第29页 |
·评估内容的确定 | 第29页 |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9-30页 |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项目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影响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第30-34页 |
·德尔菲法 | 第31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1-34页 |
·评估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4页 |
·实例计算 | 第34-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区生态足迹研究 | 第44-61页 |
·生态足迹理论 | 第44-48页 |
·生态足迹的基本概念 | 第44页 |
·生态足迹理论的基本假设 | 第44-45页 |
·生态足迹的生物生产土地分类 | 第45-46页 |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 第46-48页 |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足迹模型 | 第48-49页 |
·生产生态足迹与消费生态足迹指标 | 第48-49页 |
·万元 GDP生态足迹指标 | 第49页 |
·能源投资生态足迹与户均能源消费足迹指标 | 第49页 |
·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标 | 第49页 |
·计算实例 | 第49-60页 |
·生物资源生态足迹计算 | 第50-51页 |
·能源足迹计算 | 第51-52页 |
·生态承载力计算 | 第52-53页 |
·山西省生物资源生态足迹计算 | 第53-55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5-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综合经济评价 | 第61-76页 |
·代燃料小水电与常规小水电的区别 | 第61-62页 |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经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评价准则 | 第62-68页 |
·生态经济评价的方法与基本原理 | 第62-63页 |
·现金流程的概化 | 第63-64页 |
·财务评价的计算公式及评价准则 | 第64-66页 |
·国民经济评价的计算公式及评价准则 | 第66-68页 |
·实例计算 | 第68-75页 |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项目概况 | 第68页 |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生态经济评价 | 第68-71页 |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财务评价 | 第71-74页 |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国民经济评价 | 第74-75页 |
·综合评价 | 第75-76页 |
6 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开发动态模拟 | 第76-96页 |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 第76-78页 |
·系统动力学的内涵和研究对象 | 第76-77页 |
·系统动力学基本概念 | 第77页 |
·系统动力学的优越性 | 第77-78页 |
·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过程 | 第78-79页 |
·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PLE | 第79-80页 |
·马圪当项目区基本情况和可再生能源状况 | 第80-83页 |
·基本情况 | 第80页 |
·项目区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第80-82页 |
·项目区农村用能消费结构现状 | 第82-83页 |
·SD模型因果关系图及 VENSIM系统流图 | 第83-91页 |
·系统分析 | 第83-84页 |
·SD模型因果关系图 | 第84-86页 |
·VENSIM系统流图 | 第86-91页 |
·模型模拟与结果分析 | 第91-95页 |
·参数估计方法 | 第91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91-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96-98页 |
·结论 | 第96-97页 |
·建议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4页 |
附录 | 第104-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