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17页 |
第2章 仪器和材料 | 第17-24页 |
·仪器及物品 | 第17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17-18页 |
·试剂及溶液 | 第18-24页 |
第3章 方法 | 第24-37页 |
·烟曲霉植酸酶基因的亚克隆 | 第24-29页 |
·重组质粒pYG1.2-phyA-his转化宿主黑曲霉菌M54 | 第29-30页 |
·SDS-PAGE | 第30-31页 |
·粗酶液的制备 | 第31页 |
·钒-钼酸铵法测定重组植酸酶的活性 | 第31-33页 |
·发酵产酶曲线的绘制 | 第33页 |
·培养基的优化 | 第33页 |
·重组植酸酶的分离纯化 | 第33-35页 |
·重组植酸酶酶学特性研究 | 第35-37页 |
第4章 结果 | 第37-52页 |
·烟曲霉植酸酶基因的亚克隆 | 第37-40页 |
·重组植酸酶活性测定 | 第40-43页 |
·重组植酸酶的分离纯化 | 第43-47页 |
·重组植酸酶酶学性质研究 | 第47-52页 |
第5章 分析讨论 | 第52-58页 |
·植酸酶活性测定 | 第52-53页 |
·重组植酸酶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 第53-54页 |
·植酸酶的分离纯化 | 第54-56页 |
·重组植酸酶酶学性质 | 第56-5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A 综述 | 第62-71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