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12页
  1-2-1 研究思路第11页
  1-2-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 本文创新点第12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3页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第13-21页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第13-16页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过程第13-14页
  2-1-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第14页
  2-1-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第14-15页
  2-1-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内涵第15-16页
 §2-2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第16-18页
  2-2-1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第16页
  2-2-2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定义及各子系统间的关·系第16-17页
  2-2-3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特征第17-18页
 §2-3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述评第18-21页
  2-3-1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第18-19页
  2-3-2 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第19-21页
第三章 经济开发区相关理论综述第21-28页
 §3-1 开发区的概念及其类型第21-22页
  3-1-1 开发区的概念界定第21页
  3-1-2 开发区的类型第21-22页
 §3-2 开发区建设的理论依据第22-24页
  3-2-1 增长极理论第22-23页
  3-2-2 核心—边缘扩散理论第23页
  3-2-3 地区创造性理论第23页
  3-2-4 产业集聚理论第23-24页
 §3-3 我国开发区建设现状分析第24-28页
  3-3-1 我国开发区的产生与发展第24页
  3-3-2 开发区的主要特征第24-25页
  3-3-3 开发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25-26页
  3-3-4 开发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26-28页
第四章 廊坊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现状分析第28-42页
 §4-1 廊坊开发区概况第28页
 §4-2 廊坊开发区的建立与发展第28-32页
  4-2-1 廊坊开发区的建立背景第28-29页
  4-2-2 廊坊开发区的发展阶段第29-32页
 §4-3 廊坊开发区建设发展成效分析第32-33页
  4-3-1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第32页
  4-3-2 工业规模迅速扩大第32-33页
  4-3-3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第33页
  4-3-4 现代化工业新城区建设初具规模第33页
 §4-4 廊坊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系统现状分析第33-42页
  4-4-1 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动力支撑系统第33-34页
  4-4-2 经济发展子系统第34-36页
  4-4-3 社会进步子系统第36页
  4-4-4 资源集约子系统第36-37页
  4-4-5 环境支持子系统第37页
  4-4-6 科技创新子系统第37-38页
  4-4-7 对外开放子系统第38-40页
  4-4-8 产业集聚子系统第40-42页
第五章 廊坊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第42-70页
 §5-1 廊坊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 建第42-45页
  5-1-1 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第42页
  5-1-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42-43页
  5-1-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结构与构成第43-45页
 5-2 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选择及模型建立第45-51页
  5-2-1 熵值法第45-49页
  5-2-2 主成分分析法第49-51页
 §5-3 廊坊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评估第51-66页
  5-3-1 熵值法计算廊坊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指数第51-55页
  5-3-2 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复核验算第55-63页
  5-3-3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比较第63-66页
 §5-4 廊坊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结果分析第66-70页
  5-4-1 综合评价第66-67页
  5-4-2 各子系统指数分析第67-70页
第六章 廊坊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第70-76页
 §6-1 发展产业集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70-71页
  6-1-1 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第70页
  6-1-2 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第70-71页
 §6-2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提高招商引资水平第71-72页
  6-2-1 推动招商引资模式转型第71页
  6-2-2 加强重点产业的招商引资第71-72页
  6-2-3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出口加工区第72页
 §6-3 加强开放创新,提高自主发展能力第72-73页
  6-3-1 建设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第72-73页
  6-3-2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第73页
  6-3-3 构筑人才高地第73页
 §6-4 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园区第73-75页
  6-4-1 走集约化发展道路第73-74页
  6-4-2 发展循环经济第74页
  6-4-3 建设生态园区第74-75页
 §6-5 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构建和谐开发区第75-76页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附录 A第80-82页
附录 B第82-83页
附录 C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研究
下一篇:磁场环境下酚醛树脂和聚丙烯的绝缘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