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白垩系自流盆地地下水均衡分析
| 1 前言 | 第1-11页 |
| ·选题依据 | 第8-9页 |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2 地质地理概况 | 第11-15页 |
| ·地形地貌 | 第11-12页 |
| ·地质概况 | 第12-13页 |
| ·气候 | 第13-14页 |
| ·水文 | 第14-15页 |
| 3 水文地质条件 | 第15-22页 |
| ·水文地质概况 | 第15页 |
| ·含水层系统 | 第15-16页 |
| ·地下水流系统 | 第16-22页 |
| ·地下水系统的划分原则 | 第17页 |
| ·地下水系统划分 | 第17-22页 |
| 4 均衡分析 | 第22-62页 |
| ·河川基流排泄 | 第23-37页 |
| ·水文特征 | 第23-25页 |
| ·基流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 ·资料来源和整理 | 第26-28页 |
| ·基流分割 | 第28-31页 |
| ·计算结果 | 第31-37页 |
| ·侧向径流 | 第37-44页 |
| ·补给边界 | 第37-38页 |
| ·排泄边界 | 第38-40页 |
| ·边界流量计算 | 第40-44页 |
| ·人工开采 | 第44-46页 |
| ·潜水蒸发 | 第46-50页 |
| ·地表蒸发量 | 第48页 |
| ·潜水蒸发极限埋深 | 第48-49页 |
| ·潜水蒸发量的计算 | 第49-50页 |
| ·大气降雨入渗 | 第50-60页 |
| ·经验公式法 | 第51-53页 |
| ·原位试验相关分析法 | 第53-54页 |
| ·降雨入渗系数研究 | 第54-60页 |
| ·农田回灌补给 | 第60-62页 |
| 5 水量均衡 | 第62-64页 |
| 6 地下水稳定流模型 | 第64-73页 |
|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第64页 |
| ·数值模型 | 第64-67页 |
| ·三维空间结构模型 | 第67-68页 |
| ·模型设计 | 第68-70页 |
| ·模型校正与检验 | 第70-71页 |
| ·模拟结果 | 第71-73页 |
| ·模拟流场 | 第71-72页 |
| ·均衡表 | 第72-73页 |
| 7 结论与建议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个人简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