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保险制度概述 | 第9-14页 |
第一节 保险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 第9-11页 |
一、保险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保险的构成要件 | 第10-11页 |
第二节 保险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 第11-14页 |
一、保险合同的概念 | 第12页 |
二、保险合同的特征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保险诈骗罪概述 | 第14-21页 |
一、保险诈骗罪的概念 | 第14页 |
二、保险欺诈与保险诈骗的联系与区别 | 第14-16页 |
三、国内外保险诈骗犯罪立法概况 | 第16-21页 |
第三章 保险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 第21-32页 |
一、保险诈骗罪的客体 | 第21-23页 |
二、保险诈骗罪的客观要件 | 第23-27页 |
三、保险诈骗罪的主体 | 第27-29页 |
四、保险诈骗罪的主观要件 | 第29-32页 |
第四章 保险诈骗罪司法认定中的若干问题 | 第32-44页 |
第一节 关于保险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形态 | 第32-35页 |
第二节 保险诈骗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 第35-37页 |
一、保险诈骗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 第35-36页 |
二、保险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界限 | 第36页 |
三、保险诈骗罪与贪污罪、职务侵占罪的界限 | 第36页 |
四、保险诈骗与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区别 | 第36-37页 |
第三节 保险诈骗罪的共犯问题 | 第37-44页 |
第五章 保险诈骗罪的立法建议 | 第44-48页 |
一、建议在刑法对本罪的行为方式采取概括加列举式的规定 | 第44页 |
二、建议在刑法中增加主观目的性规定 | 第44-45页 |
三、建议将保险诈骗作为行为犯加以规定 | 第45页 |
四、建议我国刑法将本罪主体扩大为一般主体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