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一、刑事诉讼合意的发展及其分析 | 第11-19页 |
(一) 刑事诉讼合意的历史考察 | 第11-14页 |
1、早期的弹劾式刑事诉讼制度 | 第11-12页 |
2、中世纪的纠问式刑事诉讼制度 | 第12-13页 |
3、近现代时期的刑事诉讼制度 | 第13-14页 |
(二) 合意与刑事诉讼 | 第14-19页 |
1、刑事诉讼的对抗性 | 第14-16页 |
2、对抗与合意、合作 | 第16-19页 |
二、刑事诉讼合意的理论和制度基础 | 第19-24页 |
(一) 国家观念与司法目的观 | 第19-20页 |
1、国家观与司法目的观 | 第19-20页 |
2、混合型的国家及司法目的的双重性 | 第20页 |
(二) 对话、谈判、妥协与公法行为契约化思想 | 第20-22页 |
1、对话、谈判与妥协 | 第20-21页 |
2、公法行为契约化 | 第21-22页 |
(三) 刑事司法正义观的转变与新的刑事诉讼观 | 第22-23页 |
1、刑事司法正义观的转变 | 第22-23页 |
2、新的刑事诉讼观 | 第23页 |
(四) 传统刑事诉讼与现代刑事诉讼的分野 | 第23-24页 |
1、人权保障的理念 | 第23-24页 |
2、诉讼职能的分化 | 第24页 |
3、理性化的运作机制 | 第24页 |
三、刑事诉讼合意的表现形式 | 第24-36页 |
(一) 辩诉交易 | 第24-33页 |
1、辩诉交易概述(以美国为例) | 第25-30页 |
2、德国的辩诉交易 | 第30-32页 |
3、意大利的辩诉交易 | 第32-33页 |
(二) 刑事和解 | 第33-36页 |
1、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 | 第34页 |
2、刑事和解的过程及其各方参与者 | 第34-36页 |
四、我国刑事诉讼中存在的合意问题及其完善 | 第36-47页 |
(一)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合意及其实现方式 | 第36-39页 |
1、我国的刑事诉讼合意 | 第36-38页 |
2、我国刑事诉讼合意的实现方式 | 第38-39页 |
(二) 对我国刑事诉讼合意的分析 | 第39-43页 |
1、对我国刑事诉讼合意的利弊之争 | 第39-40页 |
2、对我国刑事诉讼合意的分析 | 第40-43页 |
(三) 对我国刑事诉讼合意的完善与规制 | 第43-47页 |
1、取消我国刑事诉讼法93条规定的嫌疑人的供述义务 | 第43页 |
2、默示合意的进一步制度化 | 第43页 |
3、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的契合——一纸双方还是三方的契约 | 第43-45页 |
4、完善司法审查机制 | 第45-46页 |
5、完善对刑事诉讼合意的救济机制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