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部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1 前言 | 第1-2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 | 第11页 |
|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特性 | 第11-12页 |
| ·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因素 | 第12-14页 |
| ·研究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尺度 | 第14页 |
| ·承载能力分析的一般方法 | 第14-17页 |
| ·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现存的问题 | 第17-18页 |
|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 ·选题目的 | 第18-19页 |
| ·选题意义 | 第19页 |
| ·论文的目标、关键问题、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目标及关键问题 | 第19-20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1-26页 |
| ·地理概况 | 第21-24页 |
|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第21页 |
| ·地形地貌 | 第21-22页 |
|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 第22页 |
| ·区域河流水系 | 第22-23页 |
| ·降水 | 第23-24页 |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4-26页 |
| 3 区域现状年水资源利用评价 | 第26-31页 |
| ·研究区现状水资源 | 第26-27页 |
| ·基本情况 | 第26页 |
| ·当地水资源数量 | 第26-27页 |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 第27-29页 |
| ·研究区水资源现状成因分析 | 第29-31页 |
| 4 研究区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 第31-38页 |
| ·水资源承载能力多目标规划的基本方法 | 第31-32页 |
| ·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的多目标问题 | 第31页 |
| ·多目标规划的基本模型 | 第31-32页 |
| ·研究区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多目标分析模型 | 第32-36页 |
| ·目标确定 | 第32-34页 |
| ·目标方程及约束方程 | 第34-35页 |
| ·模型求解 | 第35-36页 |
| ·小结 | 第36-38页 |
| 5 区域可持续发展需水情景预测 | 第38-49页 |
| ·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 第38-41页 |
| ·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 第38页 |
| ·工业产值预测 | 第38-39页 |
| ·养殖业发展指标预测 | 第39-40页 |
| ·研究区可灌溉面积发展预测 | 第40-41页 |
| ·林草面积发展预测 | 第41页 |
| ·各部门需水定额预测 | 第41-43页 |
| ·生态需水量预测 | 第43-44页 |
| ·各方案需水量预测 | 第44-45页 |
| ·各方案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第45-49页 |
|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值的确定 | 第45-48页 |
| ·方案选择 | 第48-49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49-52页 |
| ·结论 | 第49页 |
| ·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49-50页 |
| ·研究展望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个人简历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