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侧视成像的保偏光纤定轴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 ·保偏光纤简介 | 第9-12页 |
| ·保偏光纤定轴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保偏光纤的定轴方法 | 第12-13页 |
| ·基于侧视成像的定轴方法 | 第13-17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20页 |
|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工作意义 | 第17-18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保偏光纤侧视成像的仿真计算 | 第20-56页 |
| ·保偏光纤侧视成像定轴原理 | 第20-22页 |
| ·侧视成像的软件设计 | 第22-23页 |
| ·ASAP介绍 | 第22-23页 |
| ·ASAP模拟光纤侧视成像的设计流程 | 第23页 |
| ·仿真设计方法 | 第23-26页 |
| ·用ASAP进行仿真设计过程 | 第26-28页 |
| ·仿真计算结果 | 第28-33页 |
| ·光线追迹仿真结果 | 第28-31页 |
| ·观测平面上的仿真结果 | 第31-33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3-45页 |
| ·偏振轴方位角θ不同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34-40页 |
| ·光线追迹仿真图分析 | 第34-37页 |
| ·在观测平面上的光强分布情况分析 | 第37-40页 |
| ·观测距离L不同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40-45页 |
| ·光线追迹仿真图分析 | 第40-41页 |
| ·光强分布曲线分析 | 第41-45页 |
| ·基于侧视成像定轴的两种定轴法的仿真分析 | 第45-50页 |
| ·五指型光强分布的仿真分析 | 第50-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三章 侧视成像定轴的实验系统 | 第56-64页 |
| ·测量系统原理 | 第56-57页 |
| ·实验系统设计 | 第57-61页 |
| ·光学系统 | 第57-58页 |
| ·图像采集系统 | 第58-59页 |
| ·对轴机械平台 | 第59-61页 |
| ·控制系统 | 第61页 |
| ·实验系统搭建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四章 基于侧视成像定轴的实验研究 | 第64-86页 |
| ·实验原理 | 第64-65页 |
| ·实验步骤 | 第65-66页 |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66-68页 |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68-77页 |
| ·偏振轴方位角θ不同的实验数据分析 | 第68-73页 |
| ·观测距离L不同的实验数据分析 | 第73-77页 |
| ·五指型光强分布特征值判断法 | 第77-84页 |
| ·五指型光强分布形貌特征分析 | 第77-80页 |
| ·五指型光强分布特征值判断法的算法与处理步骤 | 第80-82页 |
| ·五指型光强分布特征值判断法的特点 | 第82-84页 |
| ·特征值曲线形态 | 第82-83页 |
| ·测量灵敏度的比较 | 第83-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4-95页 |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