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论文的研究对象 | 第10页 |
·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第10页 |
·论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第10-15页 |
·知识产权相关理论 | 第10-13页 |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 | 第13-14页 |
·相关法律法规及政府文件 | 第14-15页 |
·论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15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中国软件市场历史和现状分析 | 第17-31页 |
·计算机软件相关概念 | 第17-24页 |
·软件的定义、分类和特征 | 第17-20页 |
·软件的知识产权特征和保护难点 | 第20-21页 |
·软件销售的实质 | 第21-24页 |
·盗版对中国软件市场发展的影响 | 第24-27页 |
·中国软件行业的发展阶段 | 第24-26页 |
·中国软件盗版情况综合分析 | 第26-27页 |
·中国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分析 | 第27-30页 |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发展过程 | 第27-28页 |
·维护正版软件权益的诉讼案例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微软中国市场的发展分析 | 第31-47页 |
·微软公司简介 | 第31-37页 |
·微软的发展历史 | 第31-32页 |
·微软的两大核心软件产品 | 第32-33页 |
·微软公司软件产品授权许可模式 | 第33-37页 |
·微软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 第37-39页 |
·微软中国的发展阶段 | 第37-38页 |
·微软面临的盗版问题 | 第38-39页 |
·微软在中国的正版化策略演变分析 | 第39-45页 |
·初期的法律维权策略 | 第39-40页 |
·强势的技术性限制策略 | 第40-41页 |
·巧妙利用中美关系策略 | 第41-42页 |
·家庭及校园低价策略 | 第42-43页 |
·特殊正版化许可证策略 | 第43-44页 |
·后期的法律维权策略 | 第44-45页 |
·微软在中国的正版化策略演变总结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微软中国市场软件正版化策略的可行性 | 第47-55页 |
·软件正版化途经分析 | 第47-48页 |
·软件正版化宏观条件 | 第48-51页 |
·政策环境 | 第48-50页 |
·社会环境 | 第50-51页 |
·微软的正版化策略 | 第51-54页 |
·微软正版化策略制定原则 | 第51-52页 |
·建立专业的正版化销售团队 | 第52页 |
·制定针对中国市场的正版化销售方案 | 第52-53页 |
·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协助政府单位和企业完成正版化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微软(中国)企业正版计划市场策划方案 | 第55-72页 |
·计划的整体目标和执行 | 第55-56页 |
·目标 | 第55页 |
·职责 | 第55-56页 |
·“企业正版”整体项目的优惠申请与批准 | 第56页 |
·“企业正版”整体项目管理 | 第56页 |
·“企业正版”计划执行与管理 | 第56-61页 |
·每个具体“企业正版”计划流程简介 | 第56-57页 |
·每个具体“企业正版”计划执行要点 | 第57-59页 |
·“企业正版”计划中人员的职责 | 第59-61页 |
·与政府部门的配合 | 第61-69页 |
·希望政府部门在“企业正版”计划中承担的职责 | 第62-63页 |
·版权保护机构设置 | 第63-65页 |
·与政府部门(版权局等)沟通要点 | 第65-66页 |
·与政府部门沟通时的注意事项 | 第66-69页 |
·合作伙伴的选择、管理及合作伙伴的职责 | 第69-70页 |
·实施效果总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2-73页 |
·总结 | 第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