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图表索引 | 第10-11页 |
导言 | 第11-15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5-28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 第15-26页 |
第二节 产品要素密集性质的划分标准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比较优势与贸易强国 | 第28-44页 |
第一节 我国出口贸易现状 | 第28-31页 |
第二节 贸易大国并非发展目标 | 第31-33页 |
第三节 贸易强国判别标准及分析方法的选择 | 第33-35页 |
第四节 对指标体系的统计分析 | 第35-42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贸易强国与要素禀赋—资本要素 | 第44-55页 |
第一节 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 第44-50页 |
第二节 物质资本深化与资本使用不足的分析 | 第50-53页 |
第三节 政策建议及结论 | 第53-55页 |
第四章 贸易强国与要素禀赋—劳动要素 | 第55-67页 |
第一节 劳动密集型产业 | 第55-58页 |
第二节 我国二元化经济状况分析 | 第58-60页 |
第三节 工业部门劳动力的转移分析 | 第60-65页 |
第四节 建议与总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贸易强国与要素的可持续发展 | 第67-75页 |
第一节 规模效应与廉价要素 | 第67-70页 |
第二节 从要素质量、数量和制度安排来看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 第70-71页 |
第三节 人力资本分析 | 第71-74页 |
第四节 制度安排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后记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