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农药防治(化学防治)论文--植物化学保护理论论文

荔枝中三唑磷残留动态及有机磷杀虫剂多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前言第11-22页
 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文献综述第11-15页
   ·世界荔枝的种植情况第11页
   ·荔枝上的虫害及化学防治中存在的问题第11-12页
   ·有机磷农药的生产、使用及污染情况第12-14页
   ·果蔬中禁用和限用的杀虫剂品种第14-15页
 2. 农药残留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农药残留分析技术发展概况第15-16页
   ·三唑磷单残留检测研究进展第16-17页
   ·国内外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发展概况第17-18页
   ·农药残留分析的发展趋势第18-19页
 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4、课题研究的内容第20-22页
第一章.三唑磷在荔枝及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2-40页
 1. 三唑磷介绍第22-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25页
   ·试剂与药品第23页
   ·仪器与设备第23-24页
   ·样品前处理方法第24页
     ·三唑磷提取第24页
     ·样品净化第24页
     ·标准溶液的配制第24页
   ·定性及定量方法第24-25页
     ·定性方法第24-25页
     ·定量方法第25页
   ·气相色谱与质谱条件第25页
     ·质谱条件第25页
     ·气相色谱条件第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31页
   ·质谱定性结果第25-27页
   ·方法的精密度第27页
   ·方法的线性相关测定第27-28页
   ·方法的灵敏度第28页
   ·方法的准确度第28-29页
   ·代表性色谱图第29-31页
 4. 小结与讨论第31-39页
   ·质谱图的解析第31-32页
   ·提取溶剂的选择第32页
   ·样品的净化第32-33页
   ·色谱条件的确定第33-38页
     ·色谱柱的确定第33-34页
     ·柱温度的确定第34-35页
     ·气化温度的确定第35-36页
     ·载气流速的选择第36-37页
     ·进样量的选择第37页
     ·分离度的衡量第37-38页
   ·异常数据的取舍第38-39页
 5. 结论第39-40页
第二章 20%三唑磷乳油在荔枝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第40-52页
 1. 前言第4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0-43页
   ·试剂与药品第40页
   ·仪器与设备第40页
   ·田间试验基本情况第40-41页
     ·试验时间第41页
     ·试验地点第41页
     ·供试作物第41页
     ·试验点土壤类型及气候特征第41页
   ·田间设计第41-43页
     ·消解动态试验第42页
     ·最终残留量试验第42-43页
   ·样品前处理及色谱、质谱定性定量分析第43页
   ·结果表示方法第4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3-50页
   ·荔枝果实中的消解动态第43-47页
     ·在荔枝果肉中的消解动态第43页
     ·在荔枝果皮中的消解动态第43-45页
     ·在荔枝全果中的消解动态第45-47页
   ·荔枝果园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第47页
   ·荔枝中的最终残留量第47-50页
   ·在荔枝园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第50页
 4. 小结与讨论第50页
 5. 结论及安全合理使用建议第50-52页
第三章 荔枝中有机磷杀虫剂多残留检测方法研究第52-80页
 1. 前言第52-55页
   ·有机磷农药化学性质第52页
   ·多残留检测的有机磷农药品种第52页
   ·世界各国制订的最新的最高残留限量标准(MRL)第52-5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55-56页
   ·试剂与药品第55页
   ·仪器与设备第55-56页
   ·标准溶液的配制第56页
   ·样品前处理第56页
   ·质谱条件第5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6-72页
   ·各有机磷杀虫剂的定性及定量第56-58页
   ·不同极性柱对15种杀虫剂分离的色谱条件及分离情况第58-64页
     ·所用三种不同极性柱第58页
     ·各柱分离的气相条件及出峰情况第58-64页
   ·两种检测器上检测限的测定第64-65页
   ·标准工作曲线第65-69页
   ·方法的LOD及 LCQ第69页
   ·方法精密度第69-71页
   ·添加回收率第71-72页
 4. 小结与讨论第72-79页
   ·各峰间分离情况及峰形评价第72-74页
   ·气相色谱检测条件的选择与优化第74-75页
     ·毛细管柱的选择第74页
     ·检测器的选择第74-75页
     ·柱温升温程序的优化第75页
   ·提取溶剂及样品净化方法的优化第75页
   ·质谱监测模式的比较第75-77页
   ·荔枝中单残留与多残留两种方法的比较和评价第77-79页
 5. 结论第79-80页
第四章 论文结论及存在的不足第80-84页
 1. 论文结论第80-81页
   ·三唑磷在荔枝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结果第80-81页
   ·荔枝中有机磷杀虫剂多残留分析方法研究结果第81页
   ·荔枝中单残留与多残留两种方法可替代性检验第81页
 2. 存在的不足第81-84页
参考文献第84-89页
致谢第89-90页
功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胶囊化红磷阻燃聚丙烯的研究
下一篇:杜仲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分离和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