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1 综述 | 第11-20页 |
·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GIS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的运用 | 第14-15页 |
·森林生态城 | 第15-18页 |
·生态功能区划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生态功能区划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2 引言 | 第20-23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3-41页 |
·概况 | 第23-24页 |
·材料 | 第24-26页 |
·方法 | 第26-41页 |
·热岛效应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遥感信息的直接提取方法 | 第27页 |
·地学相关分析的间接信息提取方法 | 第27-28页 |
·生态系统功能重要性评价方法 | 第28-31页 |
·基于GIS生态敏感性分析方法 | 第31-34页 |
·生态功能区划理论基础 | 第34-37页 |
·生态功能区划方法 | 第37-38页 |
·生态功能区的命名方法 | 第38-39页 |
·技术路线 | 第39-41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1-62页 |
·森林生态城建设范围 | 第41-44页 |
·热岛效应分析 | 第41页 |
·森林生态城建设范围分析 | 第41-44页 |
·生态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 第44-45页 |
·土壤环境分析 | 第44页 |
·水土流失分析 | 第44页 |
·水环境分析 | 第44-45页 |
·森林资源现状 | 第45页 |
·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 | 第45页 |
·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分析 | 第45-52页 |
·生物多样化功能重要性评价 | 第46-47页 |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分析 | 第47-48页 |
·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价分析 | 第48-49页 |
·沙漠化控制重要性评价 | 第49页 |
·营养物质保护重要性评价 | 第49-51页 |
·郑州森林生态城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 | 第51-52页 |
·基于GIS的生态敏感性分析 | 第52-58页 |
·基于GIS郑州市森林生态建设区土壤侵蚀敏感性分析 | 第52-53页 |
·基于GIS的土壤盐渍化敏感性分析 | 第53-54页 |
·基于GIS的土地沙漠化分析 | 第54-55页 |
·基于GIS的酸雨敏感性分析 | 第55-56页 |
·基于GIS的水环境敏感性分析 | 第56-57页 |
·基于GIS地表水环境模拟分析 | 第57页 |
·郑州森林生态城生态敏感性综合分析 | 第57-58页 |
·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 第58-62页 |
·西北邙山风景生态旅游区 | 第61页 |
·西南黄士沟壑水源涵养区 | 第61页 |
·黄河滩湿地生态保护区 | 第61页 |
·东南平原生态高效农业开发区 | 第61-62页 |
·中部人类生产活动区 | 第62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62-68页 |
·研究成果 | 第62-64页 |
·研究成果的应用 | 第64-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Abstract | 第72-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76页 |
附图一 郑州森林生态城热岛效应图 | 第76-77页 |
附图二 郑州森林生态城建设范围 | 第77-78页 |
附图三 郑州森林生态城DEM | 第78-79页 |
附图四 郑州森林生态城生态资源图 | 第79-80页 |
附图五 郑州市森林生态城用地分类解译图 | 第80-81页 |
附图六 郑州市森林生态城模拟水系图 | 第81-82页 |
附图七 郑州市森林生态城一级区划图 | 第82-83页 |
附图八 郑州市森林生态城二级区划图 | 第83-84页 |
附图九 郑州森林生态城灾害分析图 | 第84-85页 |
附图十 郑州森林生态城建设规划图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