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5页 |
·拱桥结构简介与施工监控技术研究的意义 | 第7-9页 |
·引言 | 第7-8页 |
·桥梁施工控制问题的由来 | 第8-9页 |
·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研究 | 第9-12页 |
·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研究的意义与发展前景 | 第9页 |
·桥梁转体施工的基本方法简介 | 第9-11页 |
·国内转体施工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1-12页 |
·开口薄壁箱轻型化转体施工技术研究 | 第12-14页 |
·本文要做的工作 | 第14-15页 |
第2章 开口薄壁箱型拱桥转体施工监控监测 | 第15-31页 |
·拱桥开口薄壁箱轻型化转体施工技术实施要点 | 第15-19页 |
·工程概况 | 第15-16页 |
·主拱施工方案 | 第16-19页 |
·转体施工监测监控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施工监测监控系统的组成 | 第20页 |
·施工监测监控工作内容 | 第20-22页 |
·资料收集 | 第20-21页 |
·转体系统整体稳定计算与复核 | 第21页 |
·拱体脱架张拉过程的计算模拟 | 第21页 |
·拱体转体轴线控制 | 第21页 |
·拱体脱架张拉现场监测监控 | 第21-22页 |
·拱肋二期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计算机仿真计算与应力监测 | 第22页 |
·监测的技术要求 | 第22-25页 |
·坐标测量 | 第22-23页 |
·应力监测 | 第23-24页 |
·索力监测 | 第24页 |
·监测监控仪器 | 第24-25页 |
·拱桥开口薄壁箱轻型化转体体系整体稳定计算 | 第25-30页 |
·平衡重设计原理 | 第26页 |
·转体重心稳定计算方法 | 第26-28页 |
·两种计算方法结果对比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转体合龙阶段施工模拟分析与监控结果 | 第31-51页 |
·理想状态模拟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 第31-32页 |
·转动体系脱架模拟分析 | 第32-39页 |
·仿真计算建模 | 第32-33页 |
·模拟过程 | 第33页 |
·模拟结果 | 第33-39页 |
·模拟分析小结 | 第39-40页 |
·现场线形监测监控 | 第40-44页 |
·施工控制网 | 第40页 |
·线型监测监控部位 | 第40-42页 |
·线型监测监控成果 | 第42-44页 |
·线型监测监控小结 | 第44页 |
·索力监测监控 | 第44-46页 |
·索力监测监控部位 | 第44-45页 |
·索力测试原理 | 第45页 |
·索力监测监控结果小结 | 第45-46页 |
·应变监测监控 | 第46-50页 |
·应变监测监控部位 | 第46-47页 |
·应变测试原理 | 第47页 |
·应变监测监控结果 | 第47-50页 |
·应变监测监控小结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二期混凝土浇筑施工阶段监控分析 | 第51-60页 |
·二期混凝土浇筑监测要点 | 第51-54页 |
·坐标测量 | 第51页 |
·应力测量 | 第51-53页 |
·二期混凝土浇筑顺序 | 第53-54页 |
·监测成果及其分析 | 第54-56页 |
·变形监测成果及其分析 | 第54-55页 |
·应力监测成果及其分析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6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3页 |
·本文的结论 | 第60-61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硕士在读期间的发表论著及参加项目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