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导言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1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第2章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 第13-24页 |
·军队后勤思想的发展 | 第13-15页 |
·军队后勤的涵义 | 第13-14页 |
·现代军队后勤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 | 第14-15页 |
·供应链管理基本思想 | 第15-18页 |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 第15页 |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 | 第15-16页 |
·将供应链管理思想引入军队后勤管理领域的依据 | 第16-18页 |
·从经济的角度看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 | 第18-24页 |
·从分工的角度看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 | 第18-19页 |
·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看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 | 第19-21页 |
·从开放的角度看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 | 第21页 |
·从系统能位角度看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 | 第21-24页 |
第3章 我军后勤社会化保障的现状分析 | 第24-32页 |
·我军初期的后勤社会化保障回顾 | 第24-25页 |
·新时期我军后勤社会化保障改革实践 | 第25-27页 |
·我军后勤保障实行社会化改革的背景 | 第27-30页 |
·新形势要求我军加快建设现代化后勤 | 第27-28页 |
·国家综合实力增强为后勤保障社会化提供了强大的物资基础 | 第28-29页 |
·新的历史使命要求我军将有限的经费用到刀刃上 | 第29-30页 |
·当前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面临的困难 | 第30-32页 |
·理论研究滞后,改革实践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 第30页 |
·政策法规不健全,改革实践缺乏法律 | 第30页 |
·业务部门控制权部分丧失,改革动力不足 | 第30-31页 |
·改革成果见效慢,部分官兵改革热情下降 | 第31页 |
·市场发育不均衡,交易代价高 | 第31-32页 |
第4章 外国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经验借鉴 | 第32-38页 |
·当今外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现状和发展特点 | 第32-35页 |
·外军后勤社会化保障现状 | 第32-34页 |
·外军后勤社会化保障发展特点 | 第34-35页 |
·美军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 | 第35-38页 |
·走军地结合、军民兼容的道路 | 第35-36页 |
·依托民间运输工具,弥补军方力量的不足 | 第36页 |
·战时大量征召后备役人员扩充兵力 | 第36-37页 |
·最大限度地将非战斗保障工作承包给地方私营公司 | 第37-38页 |
第5章 加快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建设的建议 | 第38-54页 |
·加强我军后勤社会化建设理论与法规建设 | 第38-39页 |
·加强理论创新 | 第38页 |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 第38-39页 |
·夯实推进军队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础 | 第39-41页 |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第39页 |
·建立科学的经费补偿机制 | 第39-40页 |
·加强对广大官兵和职工的教育 | 第40-41页 |
·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加强军队后勤社会化管理 | 第41-44页 |
·建立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后勤组织结构 | 第41页 |
·实施后勤系统内部与外部业务流程再造 | 第41-42页 |
·建立基于multi-angent技术的军队后勤物流管理系统模型 | 第42-44页 |
·适时运用第三方物流 | 第44-48页 |
·运用第三方物流能保证军队军事目标的实现 | 第44-46页 |
·大型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成功运用是有益的参考 | 第46-47页 |
·军队运用第三方物流有安全保证和有效支持 | 第47页 |
·我军运用第三方物流的基本原则 | 第47-48页 |
·全面推进军队后勤外包改革实践 | 第48-51页 |
·军队后勤外包的意义 | 第48-49页 |
·军队后勤外包的可行性 | 第49-50页 |
·军队后勤供应链外包参数分析模型 | 第50-51页 |
·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保障的最佳之路 | 第51-52页 |
·优化军队物资采购资源配置-实行节约型采购 | 第52-54页 |
·军队实施节约型采购的意义 | 第52页 |
·实行军队物资节约型采购的基本思路 | 第52-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