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论文--水库管理论文--水库运行管理论文

水库预蓄预泄调度方式系统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第一章 绪论第1-14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预蓄预泄调度方式的基本概念第10-11页
 §1.3 系统控制理论的一般性概念及其应用第11页
 §1.4 离散系统控制模型的一般性概念及其在水利中的应用第11页
 §1.5 离散系统控制模型应用于水库预蓄预泄调度方式的论证第11-12页
 §1.6 水库预蓄预泄调度方式系统控制研究的目标第12-13页
 §1.7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水库汛期预蓄预泄调度方式系统控制可行性分析第14-22页
 §2.1 水库实施汛期预蓄预泄调度方式系统控制必要性分析第14-15页
 §2.2 水库实施汛期预蓄预泄调度方式系统控制的基础条件分析第15页
 §2.3 算例第15-21页
 §2.4 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降雨预报信息应用于水库预蓄预泄调度方式系统控制的可行性分析第22-30页
 §3.1 问题的提出第22页
 §3.2 降雨预报信息的精度分析第22-23页
 §3.3 各级降雨预报信息的概率分布第23-26页
 §3.4 降雨预报信息应用于预蓄预泄调度方式系统控制可行性分析第26-27页
 §3.5 算例第27页
 §3.6 小结第27-30页
第四章 洪水预报信息应用于水库预蓄预泄调度方式系统控制的可行性分析第30-38页
 §4.1 洪水预报方案的选取原则第30-31页
 §4.2 洪水预报方案应用于水库预蓄预泄调度方式系统控制的可行性分析第31-33页
 §4.3 退水预报方法研究及应用于水库预蓄预泄调度方式系统控制的可行性分析第33-34页
 §4.4 算例第34-37页
 §4.5 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预蓄预泄调度方式系统控制边界条件求解第38-48页
 §5.1 问题的提出第38页
 §5.2 考虑设计标准和校核标准之间差值的极限允许系统控制值确定第38-39页
 §5.3 设计年内洪水统计规律极限允许值确定方法第39-45页
 §5.4 预泄能力约束法第45-47页
 §5.5 包线法确定预蓄水量极限允许值范围第47页
 §5.6 小结第47-48页
第六章 水库预蓄预泄调度系统控制方法第48-62页
 §6.1 引言第48页
 §6.2 离散系统控制模型的基本结构第48页
 §6.3 广义荷载与广义抗力概念的引用第48-49页
 §6.4 系统的部件第49-50页
 §6.5 系统设定的目标第50页
 §6.6 预蓄预泄分类第50页
 §6.7 前期预蓄向量的设定第50-52页
 §6.8 后期预蓄向量的设定第52-53页
 §6.9 实例计算第53-61页
 §6.10 小结第61-62页
第七章 水库汛期预蓄预泄调度方式系统控制的防洪效益分析第62-68页
 §7.1 问题的提出第62页
 §7.2 采用方法的论证第62页
 §7.3 历史资料对比法防洪效益分析第62-63页
 §7.4 发生年法防洪效益分析第63-64页
 §7.5 洪灾损失频率计算法防洪效益分析第64-66页
 §7.6 实际年系列法防洪效益分析第66-67页
 §7.7 小结第67-68页
第八章 水库汛期预蓄预泄调度方式系统控制的灌溉效益分析第68-76页
 §8.1 引言第68页
 §8.2 调节计算第68-69页
 §8.3 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法计算灌溉效益第69-74页
 §8.4 实际计算模式第74-75页
 §8.5 小结第75-76页
第九章 水库汛期预蓄预泄调度方式系统控制的其它效益分析第76-82页
 §9.1 引言第76页
 §9.2 在工业和城市用水方面的效益分析第76-78页
 §9.3 发电效益分析第78-79页
 §9.4 渔业效益第79-80页
 §9.5 水利设施效益第80-81页
 §9.6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改善效益第81页
 §9.7 水质改善效益第81页
 §9.8 小结第81-82页
第十章 结论第82-8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83-84页
参考文献综述第84-87页
致谢第87-88页
个人简历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燃煤电站锅炉对流受热面灰污的软测量和免疫遗传算法在吹灰优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延边红松果材林经营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