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36页 |
第一章 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致病力分化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植物病原细菌的Ⅲ型泌出系统 | 第18-26页 |
第三章 植物病原细菌的hrp基因 | 第26-36页 |
研究报告 | 第36-105页 |
第一章 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毒性分析与小种鉴别 | 第36-49页 |
摘要 | 第36-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2 结果分析 | 第38-45页 |
·水稻近等基因系对病菌小种鉴别能力分析 | 第38-40页 |
·小种鉴别体系的建立 | 第40-41页 |
·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多样性 | 第41-42页 |
·不同时期菌株的小种分析 | 第42-43页 |
·中国白叶枯菌株小种毒性与菲律宾小种毒性比较 | 第43-45页 |
·病菌小种的地区分布 | 第45页 |
3 讨论 | 第45-47页 |
ABSTRACT | 第47-49页 |
第二章 水稻黄单胞菌Ⅲ型蛋白编码基因hrpA和hrpF功能研究 | 第49-63页 |
摘要 | 第49-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7页 |
2 结果 | 第57-60页 |
·hrpA和hrpF突变体产生 | 第57页 |
·突变体功能互补菌株的产生 | 第57-58页 |
·GFP标记菌株的产生 | 第58-59页 |
·hrpA和hrpF突变对水稻致病性的影响 | 第59页 |
·侵染过程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表现 | 第59-60页 |
·hrpA和hrpF突变对烟草过敏反应的影响 | 第60页 |
3 讨论 | 第60-62页 |
ABSTRACT | 第62-63页 |
第三章 水稻黄单胞菌HrpA与HrpF的GFP融合蛋白的体外表达 | 第63-76页 |
摘要 | 第63-6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4-7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2-74页 |
3 讨论 | 第74-75页 |
ABSTRACT | 第75-76页 |
第四章 富含甘氨酸的重复单元及半胱氨酸的结构组分抑制HpaG_(Xooc)植物效应的研究 | 第76-97页 |
摘要 | 第76-7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8-88页 |
2 结果 | 第88-94页 |
3 讨论 | 第94-95页 |
ABSTRACT | 第95-97页 |
第五章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HrpA_(Xooc)、HrpF_(Xooc)与HpaG_(Xooc)相互关系研究 | 第97-105页 |
摘要 | 第97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97-100页 |
2 结果 | 第100-103页 |
ABSTRACT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7页 |
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