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一、引言 | 第9-17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三) 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13-16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五)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二、道德情感教育的含义和意义 | 第17-22页 |
(一) 道德情感教育的基本含义 | 第17-19页 |
1、情感与情感教育 | 第17-18页 |
2、道德情感 | 第18页 |
3、道德情感教育 | 第18-19页 |
(二) 对中职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意义 | 第19-22页 |
三、当前中职生道德情感的现状和问题 | 第22-28页 |
(一) 中职生道德情感现状 | 第22-25页 |
(二) 中职生道德情感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8页 |
四、对中职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理论依据 | 第28-32页 |
(一) 斯密的道德情感论 | 第28-29页 |
(二) 道德教育自由选择论 | 第29-30页 |
(三) 人文教育理论 | 第30-31页 |
(四) 生命德育论 | 第31-32页 |
五、加强中职生道德情感教育的几点策略 | 第32-38页 |
(一) “逆反心理”的成因及教育策略 | 第32-34页 |
(二) 对特殊家庭学生思想道德及行为偏差的矫正 | 第34-36页 |
(三) 处理“自我调控能力差、自卑、缺乏自信”等问题的策略 | 第36-37页 |
(四) 挫折心理与违法犯罪心理的调适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7页 |
科研成果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