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软件可靠性及其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软件可靠性提出 | 第10页 |
| ·软件可靠性学科的发展回顾 | 第10-12页 |
| ·软件可靠性工程 | 第12-15页 |
| ·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定义 | 第12页 |
| ·软件可靠性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 ·软件可靠性工程需要进一步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软件可靠性 | 第15-21页 |
| ·软件可靠性的定义 | 第15-17页 |
| ·软件中的差错、故障、失效: | 第17页 |
| ·软件失效过程及表示 | 第17-19页 |
| ·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软件可靠性模型与应用 | 第21-42页 |
| ·软件可靠性模型 | 第21-29页 |
| ·软件可靠性模型的发展 | 第22-24页 |
| ·软件可靠性模型的分类 | 第24-29页 |
| ·软件可靠性建模 | 第29-30页 |
| ·软件可靠性建模思想 | 第29页 |
| ·软件可靠性建模过程 | 第29-30页 |
| ·典型模型分析及应用 | 第30-42页 |
| ·J—M模型(马尔可夫过程模型代表) | 第30-33页 |
| ·非齐次泊松过程模型(NPHH) | 第33-35页 |
| ·Musa基本执行时间模型 | 第35-38页 |
| ·Littlewood—Verall(L—V)可靠性增强模型 | 第38-42页 |
| 第四章 软件可靠性测试 | 第42-51页 |
| ·软件可靠性测试 | 第42页 |
| ·软件可靠性测试方法 | 第42-44页 |
| ·软件的运行剖面开发 | 第44-47页 |
| ·客户剖面 | 第44页 |
| ·用户剖面 | 第44-45页 |
| ·系统模式剖面 | 第45页 |
| ·功能剖面 | 第45-46页 |
| ·运行剖面 | 第46-47页 |
| ·软件可靠性测试过程 | 第47-51页 |
| ·确定可靠性测试目标 | 第48页 |
| ·测试准备 | 第48-49页 |
| ·测试执行 | 第49页 |
| ·可靠性数据收集 | 第49-50页 |
| ·编写测试报告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软件可靠性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51-60页 |
| ·可靠性数据收集 | 第51-52页 |
| ·可靠性数据分析 | 第52-58页 |
| ·数据处理 | 第52页 |
| ·失效数据分类 | 第52-55页 |
| ·可靠性数据分析原则 | 第55-58页 |
| ·影响数据收集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 第58-60页 |
| 第六章 软件可靠性评估及系统实现 | 第60-75页 |
| ·软件可靠性评估实施过程 | 第60-62页 |
| ·目前软件可靠性评估工具 | 第62-64页 |
| ·AT&T的软件可靠性工具箱 | 第62页 |
| ·统计建模和软件可靠性功能估计(SMERFS) | 第62-63页 |
| ·统计模型和可靠性程序(SRMP) | 第63页 |
| ·软件可靠性程序(SoRel) | 第63-64页 |
| ·计算机辅助软件可靠性工程(CASRE)工具 | 第64页 |
| ·经济停止测试模型(ESTM)工具 | 第64页 |
| ·基于测试的软件可靠性评估系统(BT-SRES)的实现 | 第64-75页 |
| ·基于测试的软件可靠性评估系统(BT_SRES)主要功能 | 第65-66页 |
| ·基于测试的软件可靠性评估系统(BT_SRES)设计 | 第66-68页 |
| ·基于测试的软件可靠性评估系统(BT_SRES)实现 | 第68-70页 |
| ·基于测试的软件可靠性评估系统(BT_SRES)使用介绍 | 第70-75页 |
| 第七章 论文研究体会与未来工作展望 | 第75-76页 |
| ·研究过程体会 | 第75页 |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5-76页 |
| 附录:本文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