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国债理论及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9-13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5-17页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国债和国债风险的基本理论 | 第17-26页 |
·国债的概念及界定 | 第17-18页 |
·国债的概念 | 第17页 |
·国债的界定 | 第17-18页 |
·国债的功能 | 第18-22页 |
·弥补财政赤字,平衡预算收支 | 第18-19页 |
·筹集建设资金,推进经济建设 | 第19页 |
·实行宏观调控,协调经济发展 | 第19-20页 |
·调节货币流通,协调财政金融两大政策 | 第20-22页 |
·我国国债发行历史及现状 | 第22-23页 |
·我国国债风险的多重表现 | 第23-26页 |
第3章 我国国债风险的实证分析 | 第26-46页 |
·我国国债的数量风险分析 | 第26-34页 |
·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体系 | 第26-30页 |
·我国国债数量分险的指标分析 | 第30-34页 |
·我国国债规模的综合评价 | 第34页 |
·我国国债的金融风险分析 | 第34-43页 |
·通货膨胀风险 | 第35-39页 |
·"挤出效应"风险 | 第39-43页 |
·我国国债的使用风险分析 | 第43-46页 |
·国债资金投向分析 | 第43-44页 |
·国债资金使用效率分析 | 第44-46页 |
第4章 防范我国国债风险的政策建议 | 第46-51页 |
·控制国债规模,防范债务风险 | 第46-49页 |
·逐步压缩财政赤字,控制国债发行规模 | 第46-47页 |
·加强对国债规模和债务风险的监测与管理 | 第47-48页 |
·继续努力进行国债结构的优化 | 第48-49页 |
·加快国债市场化的进度,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功能 | 第49-50页 |
·促进国债市场化,提高国债流动性 | 第49页 |
·充分运用货币政策,适度调整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和类型 | 第49-50页 |
·加强国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第50-51页 |
·调整国债资金运用结构 | 第50页 |
·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果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