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17页 |
第一节 写作动机 | 第12-14页 |
第二节 本文结构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5页 |
第一节 强调倾销动因的文献 | 第17-20页 |
第二节 强调反倾销法对企业行为效应的文献 | 第20-22页 |
第三节 关于潜在的申请人的文献 | 第22-23页 |
第四节 关于寻租的文献 | 第23-24页 |
第五节 关于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的文献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全球的反倾销运用 | 第25-42页 |
第一节 1980年前的反倾销行为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全球的反倾销案件 | 第27-40页 |
·由进口国提起的反倾销案件 | 第27-33页 |
·出口国的被诉案件 | 第33-36页 |
·进口国的反倾销调查结果 | 第36-40页 |
·出口国遭受的反倾销措施 | 第40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WTO反倾销协议与企业的策略动机 | 第42-61页 |
第一节 全球的反倾销立法 | 第42-45页 |
第二节 WTO乌拉圭反倾销协议的有关内容 | 第45-56页 |
·WTO反倾销协议对成员国的强制性义务规定 | 第46页 |
·倾销的概念 | 第46-48页 |
·损害的概念 | 第48-50页 |
·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 第50-51页 |
·反倾销调查的程序规则 | 第51-53页 |
·反倾销调查的提起 | 第51-52页 |
·反倾销调查的受理 | 第52页 |
·反倾销调查的程序 | 第52-53页 |
·反倾销调查的中止和终止 | 第53页 |
·反倾销法授权的有关措施 | 第53-56页 |
·临时措施 | 第53-54页 |
·价格承诺 | 第54-55页 |
·最终措施 | 第55-56页 |
第三节 各国反倾销法的比较 | 第56-58页 |
第四节 反倾销机制与企业的策略动机 | 第58-61页 |
·反倾销裁决机制与企业的产出策略动机 | 第58-59页 |
·反倾销程序安排机制与企业的申请策略动机 | 第59-60页 |
·反倾销机制与企业的撤回申请策略动机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反倾销与企业提起申请策略的微观分析 | 第61-84页 |
引言 | 第61-64页 |
第一节 典型的反倾销调查程序 | 第64-67页 |
第二节 反倾销的非关税效应 | 第67-70页 |
·调查效应 | 第67-69页 |
·中止和撤回效应 | 第69-70页 |
第三节 反倾销申请的提起策略 | 第70-72页 |
第四节 产业反倾销申请提起决定的微观分析 | 第72-75页 |
·提起反倾销申请前两国产业的古诺均衡 | 第72-74页 |
·本国产业的反倾销申请提起决定 | 第74-75页 |
第五节 企业反倾销申请提起决定的微观分析 | 第75-80页 |
·征收反倾销税后的企业收益 | 第77-78页 |
·签署解决协议后的企业收益 | 第78页 |
·企业的参与申请决定 | 第78-80页 |
第六节 美国的继续倾销与补贴法案 | 第80-81页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81-84页 |
第六章 反倾销与企业产出策略的微观分析 | 第84-115页 |
引言 | 第84-87页 |
第一节 一阶段倾销模型 | 第87-88页 |
第二节 两阶段反倾销模型 | 第88-94页 |
第三节 反倾销当局的裁决机制 | 第94-95页 |
第四节 各种反倾销裁决机制的效应 | 第95-109页 |
·机制1的效应: 只有倾销裁决的运行机制 | 第95-99页 |
·机制2的效应: 本国产出水平决定损害裁决的运行机制 | 第99-103页 |
·机制3的效应: 外国倾销进口水平决定损害裁决的运行机制 | 第103-106页 |
·机制4的效应: 本国产出水平和倾销进口水平共同决定损害裁决的运行机制 | 第106-109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09-115页 |
第七章 反倾销与企业撤回申请策略的微观分析 | 第115-129页 |
引言 | 第115-116页 |
第一节 推动反倾销申请撤回的两种机制 | 第116-120页 |
第二节 传统的撤回申请模型 | 第120-121页 |
第三节 撤回申请的讨价还价模型 | 第121-126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126-129页 |
第八章 总结与拓展 | 第129-133页 |
第一节 总结 | 第129-131页 |
第二节 未来的研究 | 第131-133页 |
文献与资料 | 第133-138页 |
后记 | 第138-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