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理论论文

城市经营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一章 导论第1-31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8-20页
 第二节 研究背景第20-23页
  一、全球城市化的国际背景第20-21页
  二、国内背景第21-23页
   1. 我国经济体制转变的客观要求第21-22页
   2. 分税制的实施第22页
   3.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第22-23页
 第三节 城市经营产生的动力机制第23-26页
  一、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要求第23-24页
  二、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要求第24-25页
  三、城市之间竞争的加剧第25-26页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6-30页
  一、研究内容第26-28页
  二、本文的技术路线第28页
  三、本论文的特点与创新点第28页
   1. 本文研究的特点第28页
   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第28页
  四、论文的研究意义第28-30页
   1. 提升了城市经营理论体系的高度第28-29页
   2. 拓展了城市经营理论体系的深度第29页
   3. 更好服务于城市经营的实践活动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评析第31-52页
 第一节 国内城市经营研究第31-44页
  一、城市经营概念的争论第32-36页
   1. 城市经营的提法是否正确第32-34页
   2. 关于是“城市经营”还是“经营城市”第34-36页
  二、城市经营的主体与客体第36-40页
   1. 城市经营的主体第37-39页
   2. 城市经营的客体第39-40页
  三、城市经营的内容第40-42页
   1.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角度划分第40-41页
   2. 从城市整体资源的角度来划分第41页
   3. 从城市资产形式的角度来划分第41-42页
  四、城市经营的模式第42-43页
  五、城市经营的目标第43页
  六、城市经营的发展阶段第43-44页
 第二节 国外城市经营相关研究第44-47页
  一、概念最早的提出第44-45页
  二、民营化思想的发展第45-46页
  三、公共管理的变革第46-47页
  四、新公共服务理念的提出第47页
 第三节 文献研究综合评述第47-50页
  一、国内外城市经营研究的比较第48-50页
   1. 概念的区别第48页
   2. 研究的背景、基础条件不同和内容不同第48-49页
   3. 对主体的界定不同第49页
   4. 城市经营的研究目的不同第49页
   5. 阐述的政府职能不同第49-50页
  二、城市经营的理论研究的不足与问题第50页
   1. 城市经营的理论高度不够第50页
   2. 没有提炼出一般的通用准则第50页
   3. 忽视了城市经营发展阶段性的意义第50页
   4. 对城市负债经营的风险与把握研究不深入第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三章 城市经营的理论基础研究第52-62页
 第一节 公共物品理论第52-53页
  一、公共物品理论的内涵第52-53页
  二、可经营性公共物品的判别标准第53页
  三、公共物品理论与城市经营第53页
 第二节 泰勃特模型第53-57页
  一、模型的含义第53-54页
  二、模型在城市经营中的意义第54页
  三、美国的城市经理制第54-57页
   1. 发展背景实践第54-56页
   2. 具体措施第56-57页
 第三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57-61页
  一、政府再造运动的背景第57-58页
   1. 国际竞争压力加剧第57-58页
   2. 政府职能强化,效率低下第58页
   3. 公众赋税负担重,对政府普遍不满第58页
  二、政府再造的内容和原则第58-59页
   1. 政府再造的内容第58页
   2. 政府改革的原则第58-59页
  三、英国民营化模式第59-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城市经营的内容与发展阶段第62-79页
 第一节 城市经营的内涵第62-66页
  一、城市经营的概念第62-63页
  二、相关概念分析第63-65页
   1. 城市管理与城市经营第63-64页
   2. 城市经营与城市规划第64-65页
  三、城市经营的特性第65-66页
   1. 市场化第65页
   2. 领性第65页
   3. 整体性和系统性第65-66页
   4. 长期性第66页
   5. 复杂性第66页
 第二节 城市经营的主客体与内容第66-72页
  一、城市经营的主体第66-67页
  二、城市经营的客体第67页
  三、城市经营的内容第67-72页
   1. 制度建设第67-69页
   2. 城市规划第69-70页
   3. 政府职能转换第70页
   4. 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第70-71页
   5. 城市土地经营第71页
   6. 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第71-72页
 第三节 城市经营的发展阶段第72-78页
  一、划分意义与依据第72-73页
   1. 划分的意义第72页
   2. 划分的依据第72-73页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第73-74页
   1. 城市化内涵与发展规律第73页
   2. 工业化的内涵第73页
   3.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第73-74页
   4. 城市化、工业化与城市经营第74页
  三、城市经营的两个阶段第74-78页
   1. 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的城市经营第75-76页
   2. 城市化平稳发展进程中的城市经营第76-77页
   3.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经营的不同阶段第77-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城市经营的方法与策略第79-90页
 第一节 城市经营的一般方法和基本策略第79-84页
  一、城市经营的一般方法第79-82页
   1. 制度设计法第79-80页
   2. 衍生法第80页
   3. 剥离法第80-81页
   4. 资产增值法第81页
   5. 挖掘法第81页
   6. 孵化法第81-82页
  二、城市经营的基本策略第82-84页
   1. 城市规划先行策略第82页
   2. 基础设施先行策略第82页
   3. 公共设施先行策略第82-84页
 第二节 城市建设项目的分类与经营方法第84-89页
  一、项目区分理论及应用第84-85页
   1. 项目区分理论的基本原理第84-85页
   2. 纯经营性、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项目的关系第85页
  二、城市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第85-87页
   1. 基础设施的定义第85-87页
   2. 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的确定第87页
  三、城市建设项目的经营方法第87-89页
   1. 确定可经营性项目的基本原则第87页
   2. 经营性项目的经营方法第87-89页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六章 城市负债经营与成本效益评价机制研究第90-104页
 第一节 负债经营的必要性第90-91页
  一、负债经营是城市经营的基本策略第90页
  二、培育投资不应期市场第90-91页
  三、是城市基本建设的启动力第91页
 第二节 投资不应期及其对策第91-94页
  一、投资不应期曲线第91-92页
  二、政府的应对策略第92页
  三、建立政府退出机制第92页
  四、投资不应期的对策第92-94页
   1. BT、BOT等模式第92-93页
   2. 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模式第93页
   3. ABS(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模式第93-94页
   4. PPP(Private-Public-Project)模式第94页
   5. 市政债券第94页
 第三节 负债经营的成本与效益分析第94-103页
  一、识别项目的费用和效益第95页
  二、对货币化影响因素的费用和效果进行贴现第95-97页
  三、比较贴现后的费用和效益: 费用效益分析评价准则第97-98页
   1. 经济净现值第97页
   2. 经济内部收益率第97-98页
   3. 经济净现值率第98页
  四、应用建立的评价机制进行评价第98-99页
  五、贴现及贴现率第99-100页
   1. 含义第99页
   2. 选择的标准第99页
   3. 贴现率的选择第99-100页
  六、非货币化的影响因子分析第100-101页
   1. 非货币化的影响因子内容第100-101页
   2. 评价方法第101页
  七、负债经营项目总经济评价模型的建立第101-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七章 城市经营的误区与异化现象分析第104-117页
 第一节 我国城市经营中的误区与异化现象第104-109页
  一、土地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第104-106页
   1. “以地生财”的利益驱动第104-105页
   2. “圈地卖地”带来的后果第105-106页
  二、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问题第106-107页
   1. 本末倒置的经营第106页
   2. 带来的危害第106-107页
  三、政府职能转变方面的问题第107页
   1. 政府职能的混乱第107页
   2. 带来的危害第107页
  四、市场建设方面的问题第107-108页
  五、城市经营概念的异化与误用第108-109页
 第二节 探索误区与异化现象的根源第109-114页
  一、城市经营基本原则不明确第109-110页
   1. 将主业直接推向市场进行经营第109页
   2. 没有挖掘出依附品的附业资源第109-110页
  二、对城市经营基本涵义的误解第110页
   1. 将城市资源快速兑现第110页
   2. 牺牲环境发展城市经济第110页
  三、对城市经营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内容认识不清第110-111页
  四、政府决策的寻租行为第111-112页
   1. 寻租的概念第111-112页
   2. 寻租理论与城市经营第112页
  五、政绩考核制度的缺陷第112-113页
  六、现行土地征地制度存在的缺陷第113-114页
  七、经营决策的封闭性第114页
 第三节 应对误区与异化现象的对策与建议第114-116页
  一、坚持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第114-115页
  二、明确自身城市发展的定位第115页
  三、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第115页
  四、保障城市经营进入良性循环第115页
  五、促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第115-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八章 城市经营理念下的长春实践第117-151页
 第一节 长春城市概况第118-121页
  一、城市概况第118-120页
   1. 现状与区位第118-119页
   2. 产业现状第119-120页
  二、经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120-121页
   1. 产业结构比例失调第120页
   2. 经济发展的空间无序第120页
   3. 经济增长对城市化贡献较小第120-121页
   4. 产业布局问题第121页
  三、机遇与挑战第121页
 第二节 长春城市经营纲要第121-127页
  一、纲要说明第121-122页
  二、城市可经营项目的范围和方式第122-123页
  三、投资体制与经营体制创新第123-124页
   1.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第123页
   2. 加快推进股份化制度改革第123-124页
   3. 推行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制度第124页
  四、进行负债经营与拓宽融资渠道第124-125页
   1. 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第124页
   2. 运用好间接投资第124页
   3. 积极探索新型融资方式第124-125页
   4. 经营土地、提高政府资产运作能力筹资第125页
  五、注重项目策划包装和构建好融资平台第125-126页
   1. 提高项目策划包装水平第125页
   2. 构建还投融资平台第125-126页
  六、加强宏观引导和完善保障投资收益机制第126页
   1.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和导向作用第126页
   2. 完善保障投资者投资收益的机制第126页
  七、加强组织领导与完善监管机制第126-127页
   1. 成立组织协调机构第126页
   2. 加大市场监督力度第126页
   3. 确保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第126-127页
 第三节 长春“双城”和“佛手城”的规划第127-130页
  一、规划背景第127页
  二、“双城记”——“橄榄叶城”和“佛手城”第127-129页
   1. “双城记”的构思第127-128页
   2. “佛手城”设计理念第128页
   3. “佛手城”的生态景观体系建设先行策略第128-129页
   4. 产业布局第129页
  三、负债经营策略第129-130页
 第四节 长春市医疗卫生城的建设第130-139页
  一、理论分析和基本经营思路第130-133页
   1. 保证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第130-131页
   2. 医与药分离第131页
   3. 拉开医院服务档次第131-132页
   4. 形成药市竞争第132页
   5. 创办医疗检测(体检)中心第132页
   6. 以医疗卫生城争取规模效益第132页
   7. 建立社区门诊网络第132-133页
   8. 延长产业链第133页
  二、长春医疗卫生城的方案第133-139页
   1. 基本情况第133-134页
   2. 设计原则第134-135页
   3. 构成及功能第135-136页
   4. 体制与机制第136-137页
   5. 选址及建设第137-139页
  三、医疗卫生城经营注意点第139页
 第五节 长春发展新模式——“飞地”理论与实践第139-143页
  一、开发区发展规律第139-142页
   1. 科学规划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阶段第140页
   2. 加快项目建设阶段第140-141页
   3. 完成产业布局阶段第141-142页
   4. 健全功能的成熟发展阶段第142页
  二、探索适合区域特点的开发区创办模式发展方式第142-143页
   1. 自办开发区模式第142页
   2. 合办经济区模式第142页
   3. 托管经济区模式第142-143页
 第六节 长春市轻轨建设中的城市经营第143-151页
  一、长春市轻轨建设现状与规划第143-146页
   1. 长春轻轨规划第143-145页
   2. 建设情况第145页
   3. 建设投融资与运营财务情况第145-146页
  二、轻轨交通建设存在的问题第146-148页
   1. 目前的投融资方式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第146-147页
   2. 融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第147页
   3. 缺乏监管力量的介入第147-148页
  三、轻轨建设经营思路第148-151页
   1. 总经营思路第148页
   2. 具体措施第148-151页
结束语第151-154页
致谢第154-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6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与科研课题第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阶跃阻抗滤波器(SIR)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Web访问信息挖掘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