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局域网(LAN)、城域网(MAN)论文

多业务传输平台设备的以太网集成业务适配卡设计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15页
   ·当前传输技术概览第12-13页
   ·当前电信传输市场分析第13-14页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城域网和多业务传输平台第15-21页
   ·城域网第15-16页
     ·城域网概述第15页
     ·城域网的体系结构第15-16页
     ·新一代城域网的要求第16页
   ·多业务传输平台第16-20页
     ·城域传输网的主要技术第16页
     ·以SDH 为基础的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 概述第16-17页
     ·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 的技术特性第17-18页
     ·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 的技术发展第18-19页
     ·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 的基本功能要求第19页
     ·MSTP 的网络应用第19-20页
     ·MSTP 的标准化进展第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基于SDH 的MSTP 几项关键技术第21-33页
   ·虚级联技术第21页
   ·LCAS 链路容量调整方案第21-22页
   ·以太网OVER SDH 封装协议第22-29页
     ·GFP 通用成帧规程第23-24页
     ·LAPS 链路接入规程第24-27页
     ·LAPS,GFP 与PPP 协议的比较第27-29页
   ·VLAN 虚拟局域网技术第29-30页
   ·MPLS 技术和保护机制第30-32页
   ·RPR 弹性分组环技术第32页
   ·QOS 保证机制第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OPTINEX~(TM) 1662 SMC 研发项目介绍第33-41页
   ·市场主流厂商MSTP 产品概况第33-34页
   ·OPTINEX~(TM) 16625MC 的网络应用设计目标第34-35页
   ·OPTINEX~(TM) 16625MC 的特性设计目标第35页
   ·OPTINEX~(TM) 16625MC 的设计依据第35-36页
   ·OPTINEX~(TM) 16625MC 设备设计技术方案第36-40页
     ·功能框图设计第36-37页
     ·设备单元功能第37-38页
     ·设备结构设计介绍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OPTINEXTM 16625MC 以太网集成业务适配卡的设计第41-72页
   ·集成业务子系统第41-42页
   ·以太网集成业务适配卡原理框图第42-45页
   ·以太网集成业务适配卡功能设计第45-47页
   ·以太网集成业务适配卡功能叙述第47-48页
     ·有效负荷的通路第47页
     ·板卡管理框图第47-48页
   ·以太网集成业务适配卡物理实现描述第48-70页
     ·以太网交换的物理接口单元第49-55页
     ·以太网映射单元模块第55-57页
     ·FPGA 模块第57-65页
     ·控制单元第65-70页
   ·以太网集成业务适配卡的系统集成实现框图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OPTINEX~(TM) 16625MC 以太网集成适配卡的测试第72-95页
   ·基本测试环境第72页
   ·基本测试设备和仪表第72页
   ·测试内容和步骤第72-94页
     ·上电测试第72-74页
     ·控制平台测试第74-82页
     ·负荷通道测试第82-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第95-97页
   ·主要结论第95页
   ·研究展望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98页
缩略语第98-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体痕量污染物表面等离子体检测技术研究与实验
下一篇:陆家嘴地区金融从业人员颈椎病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预防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