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误差的逼近原理及算法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形位公差标准体系的发展及现状 | 第10-11页 |
| ·形位误差检测方法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1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 ·论文研究背景和主要工作 | 第18-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基本定义与基本理论 | 第21-30页 |
| ·基本定义 | 第21-26页 |
| ·要素的定义 | 第21-23页 |
| ·形位公差及形位公差带 | 第23-26页 |
| ·形位误差检测规定 | 第26-27页 |
| ·拓扑学的几何误差评定的数学模型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球度误差评定原理及逼近过程构造 | 第30-53页 |
| ·球度公差和球度误差 | 第30-33页 |
| ·球度公差和球度误差的相关定义 | 第31页 |
| ·球度公差的数学定义及误差评定数学模型 | 第31-33页 |
| ·逼近原理的数学模型 | 第33-37页 |
| ·移心方向的选取 | 第33-36页 |
| ·移心步长的确定 | 第36-37页 |
| ·逼近过程构造及数据处理流程 | 第37-45页 |
| ·完善的球面最小包容区域判别准则 | 第37-38页 |
| ·最小二乘球计算公式 | 第38-39页 |
| ·最小包容区域逼近过程构造 | 第39-41页 |
| ·数据处理流程及程序设计技术 | 第41-45页 |
| ·实例仿真和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 ·球度误差采样数分析 | 第47-52页 |
| ·误差值的散点图及拟合曲线 | 第47-51页 |
| ·最佳采样数的确定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直线度、圆度及圆柱度误差评定 | 第53-71页 |
| ·空间直线度误差评定 | 第53-60页 |
| ·空间直线度公差和直线度误差 | 第53-54页 |
| ·空间直线度误差评定数学模型 | 第54-55页 |
| ·空间直线度误差逼近过程构造 | 第55-60页 |
| ·圆度误差的评定 | 第60-66页 |
| ·圆度公差和圆度误差 | 第60-61页 |
| ·圆度误差评定的数学模型 | 第61-62页 |
| ·圆度误差几何逼近算法 | 第62-66页 |
| ·圆柱度误差的评定 | 第66-70页 |
| ·圆柱度公差和圆柱度误差 | 第66页 |
| ·圆柱度误差评定的数学模型 | 第66-68页 |
| ·圆柱度误差逼近过程构造 | 第68-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五章 复合位置度误差评定及其逼近算法 | 第71-87页 |
| ·位置度公差的一般描述 | 第71-73页 |
| ·复合位置度公差和误差评定 | 第73-78页 |
| ·复合位置度公差的标注及其公差带 | 第74-76页 |
| ·复合位置度误差及其评定 | 第76-78页 |
| ·位置度公差的数学定义和误差评定数学模型 | 第78-81页 |
| ·两种分布形式的孔组位置度公差的数学定义 | 第79-81页 |
| ·孔组位置度误差评定数学模型 | 第81页 |
| ·复合位置度误差的重叠包容评定算法 | 第81-86页 |
| ·重叠包容评定算法的基本思路及重叠过程构造 | 第81-83页 |
| ·误差值的计算 | 第83页 |
| ·复合位置度误差数据处理 | 第83-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7-88页 |
|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88-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8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98-100页 |
| 附录 | 第100-104页 |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