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夏蜡梅、红楠的种质特异性分子标记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1页
   ·分子标记在种质资源鉴定(生物多样性)中的应用第13-24页
     ·分子标记概况第13-23页
     ·分子标记的选择第23-24页
   ·夏蜡梅研究进展第24-27页
     ·染色体的研究第25-26页
     ·叶精油成分对种间差异比较的研究第26页
     ·蜡梅科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种间差异第26页
     ·等位酶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6-27页
     ·分子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第27页
   ·红楠研究概况第27-31页
     ·红楠的天然分布第28页
     ·红楠生物学及种群生态学特性第28-29页
     ·红楠的药用价值第29页
     ·红楠天然林保护、经营管理和人工林培育第29页
     ·红楠遗传学研究第29-31页
第二章 夏蜡梅种质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的筛选及研究第31-47页
   ·引言第31页
   ·分子标记的选择第31-34页
     ·ISSR分子标记的选择第32-33页
     ·SCAR分子标记的选择第33-34页
   ·材料与方法第34-39页
     ·试剂与仪器第34-35页
     ·材料与方法第35-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42页
     ·ISSR特异性引物第39-40页
     ·条带回收,纯化以及电泳检测第40-41页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第41页
     ·特异性引物的验证第41-42页
   ·讨论第42-47页
     ·ISSR做物种特异性分子标记鉴定的可行性第42-43页
     ·关于特异性引物设计第43页
     ·夏蜡梅与美国的夏蜡梅比对第43-44页
     ·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优化的必要性第44-47页
第三章 基于ISSR、trn L-F的红楠品种资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第47-59页
   ·引言第47-48页
   ·trn L-F分子标记的选择第48页
   ·材料与方法第48-53页
     ·试剂与仪器第48页
     ·材料与方法第48-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56页
     ·表型分析第53页
     ·ISSR多态性指纹鉴别分析第53-55页
     ·红楠品系间的 ISSR聚类分析第55-56页
     ·红楠4个品系的trn L-F序列差异第56页
   ·讨论第56-59页
     ·关于红楠的栽培类型划分第56-57页
     ·红楠的分子标记及指纹图谱研究第57页
     ·ISSR用于红楠的DNA指纹分析的可行性第57-59页
第四章 分子标记在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存在问题和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70页
创新点第70-71页
硕士期间承担课题第71-72页
硕士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通过OLED封装的水汽的渗透率的测量
下一篇:不同方向摩腹对胃肠电图影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