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声明标记语言的智能登录系统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引言 | 第8-9页 |
·单点登录概念 | 第9-10页 |
·单点登录系统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面临的挑战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背景和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单点登录技术与认证授权体系 | 第14-28页 |
·几种单点登录系统体系分析 | 第14-19页 |
·基于脚本的单点登录技术 | 第14-15页 |
·基于票据的单点登录技术 | 第15-17页 |
·Windows Passport单点登录技术 | 第17-19页 |
·SAML标准 | 第19-24页 |
·SAML标准体系 | 第19-21页 |
·SAML体系标准流程 | 第21-22页 |
·SAML特点 | 第22-23页 |
·SAML体系的不足 | 第23-24页 |
·PKI/PMI体系 | 第24-27页 |
·PKI体系架构 | 第24-25页 |
·PMI体系架构 | 第25-26页 |
·PMI和PKI关系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智能登录体系架构 | 第28-45页 |
·设计目标 | 第28-29页 |
·智能登录体系架构 | 第29-33页 |
·分层体系 | 第29-31页 |
·单点登录原理 | 第31-33页 |
·系统流程 | 第33-35页 |
·多模式应用支持 | 第35-38页 |
·插入服务器端代理 | 第35-37页 |
·处理无法插入代理的应用 | 第37-38页 |
·基于PKI的安全信道 | 第38-40页 |
·客户端代理 | 第40-42页 |
·SAML令牌生成和验证 | 第42-43页 |
·安全令牌生成机制 | 第42页 |
·安全令牌校验机制 | 第42-43页 |
·智能登录体系特点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智能登录体系关键技术 | 第45-68页 |
·基于RBAC的PMI | 第45-52页 |
·RBAC模型基础 | 第45-46页 |
·RBAC概念 | 第46-47页 |
·RBAC模型扩展 | 第47-50页 |
·分布式权限管理机制 | 第50-52页 |
·基于本体的访问控制信息共享技术 | 第52-65页 |
·访问控制模型 | 第52-65页 |
·权限控制关键算法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应用案例 | 第68-80页 |
·钱塘单点登录系统研发背景 | 第68-69页 |
·系统需求 | 第69-70页 |
·系统框架 | 第70-72页 |
·系统说明 | 第72-77页 |
·客户端代理 | 第72-74页 |
·服务器端代理 | 第74页 |
·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服务器 | 第74-77页 |
·界面设计 | 第77-78页 |
·客户端 | 第77页 |
·配置和管理 | 第77-78页 |
·应用情况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80-81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