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现代哲学(1919年~)论文

情感的回归--李泽厚“情感本体”思想初探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一. 前言第9-14页
 (一) “情感本体”的提出及其意义第9-11页
 (二) 学者关于“情感本体”的阐述第11-14页
二.“情感本体”的发展历程及成因第14-20页
 (一) 情感回归历程第14-17页
 (二) 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内在矛盾第17-18页
 (三) 积淀与突破——刘晓波对李泽厚的批判第18-20页
三. 对儒家文化的新解释第20-25页
 (一) 儒学四期说及成因第20-22页
 (二) 实用理性、乐感文化第22-25页
四. “情感本体”的各种表述及相关概念第25-36页
 (一) 李泽厚对“情感本体”的各种表述及其涵义第25-31页
 (二) “情感本体”与审美的三种形态第31-32页
 (三) “情感本体”与艺术第32-33页
 (四) “情感本体”与人的自然化第33-35页
 (五) “情感本体”与“工具本体”第35-36页
五. “情感本体”的内在矛盾与价值趋向第36-43页
 (一) 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第36-38页
 (二) “情感本体”对后现代社会的拯救第38-41页
 (三) “情感本体”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矛盾及其主观原因第41-43页
结语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苯丙/纳米粒子原位复合乳液制备及抗紫外光老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Windows CE数控系统的实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