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缩略词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7页 |
| 一、植物泛素/26S蛋白小体降解途径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 1.植物中的泛素化降解体系 | 第9-11页 |
| ·泛素的结构 | 第9-10页 |
| ·泛素传递的级联反应 | 第10-11页 |
| ·S蛋白小体 | 第11-13页 |
| 二、植物中F-box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3-21页 |
| 1.F-box蛋白的发现 | 第13页 |
| 2.F-box蛋白的结构和分类 | 第13-15页 |
| 3.植物F-box蛋白的功能 | 第15-21页 |
|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第15-16页 |
| ·在激素应答中的作用 | 第16-17页 |
| ·在不同外界环境刺激和胁迫中的作用 | 第17-21页 |
| 三、植物抗旱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 1.植物抗旱的分子和遗传学研究 | 第21-24页 |
| ·在ABA介导途径中的顺式作用元件和转录因子 | 第22-23页 |
| ·不依赖ABA介导途径中的顺式作用元件和DNA结合蛋白 | 第23页 |
| ·干旱和冷胁迫信号转导的遗传学分析 | 第23页 |
| ·干旱和冷诱导的相关基因在ABA信号通路上组成一个网络系统 | 第23-24页 |
| 2.保卫细胞中的信号转导 | 第24-26页 |
| ·光信号转导和气孔开放 | 第24-25页 |
| ·ABA诱导气孔关闭 | 第25-26页 |
| 四.本论文工作的立论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32页 |
| 1.实验材料 | 第27页 |
| ·植物材料、菌株和常用质粒载体 | 第27页 |
| ·酶、试剂盒、培养基、抗生素、杂交膜及各种 | 第27页 |
| 2.实验方法 | 第27-32页 |
| ·拟南芥培养 | 第27页 |
| ·PCR和Southern鉴定T-DNA插入 | 第27-28页 |
| ·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 | 第28页 |
| ·总RNA的提取、cDNA的制备以及基因的RT-PCR分析 | 第28-29页 |
| ·Northern杂交 | 第29页 |
| ·质粒构建及酵母转化 | 第29-30页 |
| ·载体构建和拟南芥转化 | 第30页 |
| ·带有TAP标签的转基因植株得的Pull-down分析 | 第30-31页 |
| ·气孔大小的测量和离体叶片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2-43页 |
| 1.dor突变体的分子鉴定 | 第32-34页 |
| 2.dor突变体表型分析 | 第34-35页 |
| 3.dor突变体的功能互补和DOR基因的RNAi分析 | 第35页 |
| 4.DOR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35-37页 |
| 5.dor突变体气孔变化分析 | 第37-38页 |
| 6.抗旱相关基因在WT和dor突变体中的表达分析 | 第38-39页 |
| 7.dor突变体与盐、冷和ABA的关系 | 第39-41页 |
| 8.DOR可能是SCF复合体的组分之一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43-46页 |
| 1.DOR编码一个植物抗旱性的负调控因子 | 第43页 |
| 2.DOR可能参与气孔的调节 | 第43-44页 |
| 3.泛素/26S蛋白小体介导的蛋白质降解途径与抗旱的关系 | 第44-46页 |
| 结语与展望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5页 |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