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3页 |
第1章 油气藏类型与分布规律 | 第13-19页 |
·油气藏类型 | 第13-14页 |
·背斜油气藏 | 第14页 |
·构造-岩性油气藏 | 第14页 |
·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 | 第14页 |
·透镜体油气藏 | 第14页 |
·断层遮挡油气藏 | 第14页 |
·油气分布规律 | 第14-19页 |
·纵向分布规律 | 第14-16页 |
·平面分布规律 | 第16-19页 |
第2章 典型油气藏解剖 | 第19-39页 |
·油气藏解剖 | 第19-37页 |
·富拉尔基油田 | 第19-23页 |
·平洋油气田 | 第23-27页 |
·阿拉新气田 | 第27-32页 |
·二站气田 | 第32-37页 |
·油气藏类型分布特征 | 第37-39页 |
·萨零、一油层油气藏类型分布特征 | 第37页 |
·萨二、三油层油气藏类型分布特征 | 第37-39页 |
第3章 油气成藏期次及模式 | 第39-60页 |
·油气来源 | 第39-46页 |
·油的来源 | 第39-42页 |
·气的来源 | 第42-46页 |
·油气运移路径研究 | 第46-57页 |
·油气运移输导通道及其特征 | 第46-47页 |
·油气运移路径的数值模拟 | 第47-57页 |
·油气成藏期次 | 第57-58页 |
·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第58-60页 |
·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第58-59页 |
·构造及构造-岩性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第59页 |
·断层-岩性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第59页 |
·砂岩透镜体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第59-60页 |
第4章 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 | 第60-67页 |
·圈闭发育是油气聚集成藏的关键 | 第60页 |
·圈闭只有位于油气运移通道上或附近或汇聚区内,才能使油气聚集成藏 | 第60-62页 |
·一般浓缩亚区有利于油气的保存 | 第62-67页 |
第5章 有利勘探靶区选取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详细摘要 | 第74-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