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 第1-29页 |
1.1 光催化技术概述 | 第10-24页 |
1.1.1 半导体光催化的意义 | 第10-11页 |
1.1.2 光催化剂和光催化氧化基本机理 | 第11-13页 |
1.1.3 负载 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13-16页 |
1.1.4 制备 TiO_2光催化剂所用载体 | 第16-18页 |
1.1.5 光催化剂的改性 | 第18-22页 |
1.1.6 TiO_2光催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1.1.7 光催化反应器 | 第24页 |
1.2 累托石简介 | 第24-26页 |
1.2.1 累托石结构及性质 | 第24-25页 |
1.2.2 累托石的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第25-26页 |
1.2.3 累托石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 第26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6-27页 |
1.4 课题研究的来源、目标和创新点 | 第27-29页 |
第2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9-33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29页 |
2.2 试剂与仪器 | 第29-32页 |
2.2.1 主要试剂及其介绍 | 第29-31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2.3 光催化模拟反应装置 | 第32页 |
2.4 表征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第3章 块状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33-56页 |
3.1 制备实验方案 | 第33-37页 |
3.1.1 光催化剂制备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3.1.2 制备实验步骤过程 | 第35-36页 |
3.1.3 对反应体系前驱体配比及混合溶胶制备的说明 | 第36页 |
3.1.4 实验注意事项 | 第36-37页 |
3.2 不同制备条件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7-44页 |
3.2.1 评价样品光催化活性的方法 | 第37页 |
3.2.2 累托石悬浊液浓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3 Ti土比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4 Si/Ti(摩尔比)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5 混合溶胶pH值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6 复合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7 锻烧温度的影响 | 第42-44页 |
3.3 复合材料制备正交实验 | 第44-47页 |
3.3.1 正交因素水平和实验方案的确定 | 第44-45页 |
3.3.2 结果与讨论 | 第45-47页 |
3.4 复合材料的表征分析 | 第47-55页 |
3.4.1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 第47-50页 |
3.4.2 透射电镜分析 | 第50-51页 |
3.4.3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1-54页 |
3.4.4 比表面积测定 | 第54-55页 |
3.5 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复合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 第56-68页 |
4.1 亚甲基蓝简介 | 第56-57页 |
4.2 试验所用试剂、仪器与装置 | 第57页 |
4.3 试验目的与方法 | 第57-60页 |
4.3.1 试验目的 | 第57页 |
4.3.2 亚甲基蓝浓度的测定 | 第57-60页 |
4.3.3 光催化降解试验方法 | 第60页 |
4.4 紫外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溶液各影响因素研究 | 第60-65页 |
4.4.1 光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4.4.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61-62页 |
4.4.3 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62-63页 |
4.4.4 溶液初始pH值的影响 | 第63-65页 |
4.4.5 光照距离的影响 | 第65页 |
4.5 光催化剂的回收利用研究 | 第65-66页 |
4.6 小结 | 第66-68页 |
第5章 复合材料对 Cu~2+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68-77页 |
5.1 铜对环境的危害及其污染治理概述 | 第68-69页 |
5.1.1 铜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 | 第68页 |
5.1.2 铜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治理方法 | 第68-69页 |
5.2 试验所用试剂和仪器 | 第69页 |
5.3 试验目的与方法 | 第69-71页 |
5.3.1 试验目的 | 第69-70页 |
5.3.2 Cu~2+浓度的测定 | 第70页 |
5.3.3 模拟废水的配制及处理方法 | 第70-71页 |
5.4 复合材料处理Cu~2+废水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71-76页 |
5.4.1 复合材料用量的影响 | 第71-72页 |
5.4.2 吸附作用时间的影响 | 第72-73页 |
5.4.3 pH值的影响 | 第73-74页 |
5.4.4 温度的影响 | 第74-75页 |
5.4.5 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75-76页 |
5.4.6 验证试验 | 第76页 |
5.5 小结 | 第76-77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7-79页 |
6.1 结论 | 第77-78页 |
6.2 建议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录一 溶液中铜离子含量的测定 | 第85-87页 |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