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概述 | 第1-16页 |
1.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理论依据 | 第6-10页 |
1.1.1 信息失灵理论 | 第7-8页 |
1.1.2 有效资本市场理论 | 第8-10页 |
1.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原则 | 第10-13页 |
1.2.1 “三公”原则 | 第10-11页 |
1.2.2 投资者保护原则 | 第11-12页 |
1.2.3 诚实信用原则 | 第12页 |
1.2.4 效率与效益原则 | 第12-13页 |
1.3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内容 | 第13-14页 |
1.4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意义 | 第14-16页 |
第2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 第16-23页 |
2.1 三种信息披露监管模式 | 第16-18页 |
2.2 三种信息披露监管模式的利弊比较 | 第18-20页 |
2.2.1 对于集中立法型监管体制的优劣评价 | 第18-19页 |
2.2.2 对于自律型监管体制的优劣评价 | 第19-20页 |
2.2.3 对中间型监管体制的优劣评价 | 第20页 |
2.3 国际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 | 第20-22页 |
2.4 对我国的启示 | 第22-23页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其监管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3-30页 |
3.1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3-27页 |
3.1.1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3.1.2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5-27页 |
3.2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3.2.1 信息披露监管的现状 | 第27-28页 |
3.2.2 信息披露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第4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体系的系统化分析 | 第30-36页 |
4.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监管系统 | 第30-32页 |
4.1.1 系统的构建 | 第30-31页 |
4.1.2 系统的整体性分析 | 第31-32页 |
4.1.3 系统的结构性分析 | 第32页 |
4.2 上市公司与监管机构关系分析 | 第32-36页 |
第5章 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系统的优化 | 第36-45页 |
5.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输入系统的优化 | 第36-41页 |
5.1.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体现信息披露的充分性 | 第36-38页 |
5.1.2 改善信息披露的手段,调整信息披露的时间,促进信息的及时披露 | 第38-39页 |
5.1.3 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第39-40页 |
5.1.4 培育需求主体,提高会计信息的需求水平 | 第40-41页 |
5.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处理系统的优化 | 第41-42页 |
5.3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输出系统的优化 | 第42页 |
5.4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回馈系统的优化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