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导言第11-12页
第一章 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必要性与迫切性第12-23页
 第一节 理论视角第12-18页
  一、民族间区分的“真正基因”第12-13页
  二、保持文化多样性的需要第13-15页
  三、规范商业利用行为的必然要求第15-17页
  四、发展中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第17-18页
 第二节 实践视角第18-20页
  一、大量民间文学艺术流失、灭失或被不当利用第18-19页
  二、司法实践要求建立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体系第19-20页
 第三节 批驳西方国家不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观点第20-23页
第二章 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国际立法及中国立法现状第23-29页
 第一节 不同国家的做法第23-25页
  一、发展中国家的立法第23-24页
  二、发达国家的态度第24-25页
  三、其他国家的做法第25页
 第二节 国际公约和地区协议第25-27页
  一、《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第25-26页
  二、《班吉协定》第26页
  三、Trips协议第26页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规定第26-27页
 第三节 我国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现状和立法尝试第27-29页
第三章 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及特点第29-35页
 第一节 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第29-31页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含义第29-30页
  二、表达与作品第30-31页
 第二节 民间文学艺术的特点第31-32页
  一、群体性第31页
  二、地域性第31页
  三、变异性第31-32页
  四、传统性第32页
 第三节 民间文学艺术创作的特殊规律第32-35页
  一、口头程式理论第32-33页
  二、程式化知识第33-35页
第四章 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对象第35-42页
 第一节 民间文学艺术的智力成果第35-39页
  一、问题的引出第35页
  二、非物质智力成果:民间文学艺术传统知识第35-39页
  三、物质智力成果: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及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第39页
 第二节 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对象第39-42页
  一、作品第39-41页
  二、表达第41页
  三、传统知识第41-42页
第五章 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立法模式之评析第42-49页
 第一节 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第42-43页
  一、法律体系一致第42页
  二、保护对象相似第42页
  三、节约法律资源第42-43页
 第二节 民间文学艺术的著作权保护第43-46页
  一、内容与表达第43-44页
  二、作者有无第44-45页
  三、保护期能否确定第45-46页
 第三节 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必然选择——知识产权体系内的特别立法第46-49页
  一、不同学者的观点第46-47页
  二、笔者的观点第47-49页
第六章 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法律制度设计的建议第49-58页
 第一节 立法宗旨第49-50页
 第二节 保护范围第50-51页
 第三节 权利主体第51-52页
 第四节 权利内容第52-55页
  一、经济权利第52-55页
  二、精神权利第55页
 第五节 其他问题第55-56页
  一、保护期限:永久性保护第55页
  二、传统文化权的权利主体不能将权利转让第55-56页
  三、建立民间文学艺术的数据库第56页
 第六节 相关主体的法律地位第56-58页
  一、传承人第56-57页
  二、整理人、改编人第57-58页
余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血栓调节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下一篇:淄博地区淋病奈瑟菌临床分离株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及parC基因突变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