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2页 |
·液晶的发现与发展 | 第12-14页 |
·液晶的分类 | 第14-15页 |
·液晶的应用 | 第15-18页 |
·含氰端基对混合液晶的影响 | 第18-19页 |
·课题的提出与展望 | 第19-22页 |
第二章 3-氟-4-氰基苯酚晶体结构解析 | 第22-27页 |
·实验部分 | 第22-25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2页 |
·目标化合物的制备 | 第22页 |
·晶体数据收集及结构测定 | 第22-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取代苯氧乙酸(3-氟-4-氰基)苯酯的合成 | 第27-38页 |
·合成路线 | 第27-28页 |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8页 |
·取代苯氧乙酸的制备 | 第28页 |
·目标产物(Ⅰ)的制备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8页 |
·目标化合物的物性 | 第29-30页 |
·取代苯氧乙酸的合成条件讨论 | 第30页 |
·目标化合物Ⅰ合成条件的讨论 | 第30-31页 |
·目标化合物Ⅰ的波谱性质 | 第31-38页 |
第四章 2-(3-氟-4-氰基苯氧基)-N取代芳香基乙酰胺的合成 | 第38-52页 |
·合成路线 | 第38-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39页 |
·2-氯-N-取代芳基乙酰胺(M)的合成 | 第39页 |
·目标产物Ⅱ的合成 | 第39页 |
·结果讨论 | 第39-52页 |
·目标化合物Ⅱ的物理性质 | 第39-40页 |
·2-氯-N-取代芳基乙酰胺(M)合成条件的讨论 | 第40-41页 |
·目标化合物Ⅱ合成条件的讨论 | 第41页 |
·目标化合物Ⅱ的波谱性质 | 第41-52页 |
第五章 3-氟-4-氰基苯氧乙酰肼缩芳香醛的合成 | 第52-59页 |
·合成路线 | 第52-53页 |
·实验部分 | 第53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53页 |
·中间体M的合成 | 第53页 |
·目标产物Ⅲ的合成 | 第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目标化合物Ⅲ的物理性质 | 第53-54页 |
·中间体M合成条件的讨论 | 第54页 |
·目标化合物Ⅲ合成条件的讨论 | 第54-55页 |
·目标化合物Ⅲ的波谱性质 | 第55-59页 |
第六章 磷酸(3-氟-4-氰基)苯酯二烷基酯的合成 | 第59-65页 |
·合成路线 | 第59页 |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59页 |
·二烷氧基磷酰氯(M)的合成 | 第59-60页 |
·目标产物Ⅳ的合成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5页 |
·目标化合物Ⅳ的物理性质 | 第60页 |
·中间体M合成条件的讨论 | 第60-61页 |
·目标化合物Ⅳ合成条件的讨论 | 第61页 |
·目标化合物Ⅳ的波谱性质 | 第61-65页 |
第七章 目标化合物的性质测试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硕士期间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