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英文縮略词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3-55页 |
一 肺经穴与体表、脏腑脏器的相关性研究 | 第15-21页 |
1 肺经穴与头面五官的关系 | 第15-16页 |
2 肺经穴与四肢颈项的关系 | 第16页 |
3 肺经穴与躯干的关系 | 第16-17页 |
4 肺经穴与脏腑的关系 | 第17-20页 |
5 小结 | 第20-21页 |
二 合穴与下合穴古代文献研究及现代研究现状 | 第21-41页 |
1 合穴、下合穴的古代文献研究 | 第21-25页 |
2 合穴、下合穴的现代研究 | 第25-38页 |
·合穴的现代研究 | 第25-30页 |
·下合穴的现代研究 | 第30-37页 |
·合穴、下合穴对比的现代研究 | 第37-38页 |
3 小结 | 第38-41页 |
三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动物模型的研究 | 第41-49页 |
1 实验动物的选择 | 第41页 |
2 建立COPD模型常用方法 | 第41-46页 |
·单因素造模 | 第41-44页 |
·复合因素造模 | 第44-46页 |
3 小结 | 第46-49页 |
四 针灸对机体微循环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49-55页 |
1 针灸对头面五官部位微循环的影响 | 第49-51页 |
2 针灸对脏器微循环的影响 | 第51-52页 |
3 针刺对四肢微循环的影响 | 第52-53页 |
4 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55-79页 |
前言 | 第55-57页 |
实验一 电针尺泽、上巨虚对COPD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及VIP的影响研究 | 第57-6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7-5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7-5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实验结果 | 第59-63页 |
1 一般情况 | 第59-60页 |
2 肠系膜微血管管径及血流的变化 | 第60-61页 |
3 VIP含量变化 | 第61-63页 |
讨论 | 第63-67页 |
实验二 电针尺泽、上巨虚对COPD大鼠TNF-α及GSH的影响研究 | 第67-7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7-6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67-6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8-69页 |
实验结果 | 第69-75页 |
1 一般情况 | 第69页 |
2 各组大鼠体重比较 | 第69-70页 |
3 TNF-α含量的影响变化 | 第70-71页 |
4 GSH含量的影响变化 | 第71-75页 |
讨论 | 第75-79页 |
第三部分 结语 | 第79-83页 |
1 论文总结 | 第79-80页 |
2 创新性 | 第80-81页 |
3 不足与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个人简历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