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不同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影响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 ·土壤微生物研究 | 第10-18页 |
| ·土壤微生物研究概况 | 第10页 |
| ·土壤资源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第10-12页 |
|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分布 | 第12页 |
| ·根际(围)土壤微生物研究 | 第12-16页 |
| ·土壤微生物活性指标研究 | 第16-17页 |
|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测定技术进展 | 第17-18页 |
| ·土壤酶学研究 | 第18-21页 |
| ·土壤酶学研究简史 | 第18页 |
| ·土壤酶多样性研究 | 第18页 |
| ·土壤酶在土壤中存在的状态与分布 | 第18-19页 |
| ·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的研究 | 第19-20页 |
| ·土壤酶活性指标研究 | 第20页 |
| ·土壤酶测定技术研究 | 第20-21页 |
| ·土壤生物学肥力指标研究 | 第21-22页 |
| ·土壤生物学肥力研究概况 | 第21页 |
| ·土壤生物学肥力指标研究 | 第21-22页 |
| 2 试验技术路线 | 第22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2-29页 |
| ·研究地区自然条件自然概况 | 第22-23页 |
| ·采样标准地的设置及其基本情况 | 第23页 |
|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记载 | 第23-24页 |
|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页 |
|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 | 第24-26页 |
| ·分离、培养土壤三大类微生物培养基的组成及用量 | 第24页 |
|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 | 第24-25页 |
| ·土壤样品含水量测定 | 第25页 |
| ·每克干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结果计算式 | 第25-26页 |
| ·微生物优势类群的分离与鉴定 | 第26-28页 |
| ·优势类群的分离纯化 | 第26页 |
| ·微生物优势类群的鉴定 | 第26-28页 |
| ·土壤酶活性测定 | 第28-29页 |
| ·土壤样品预处理 | 第28页 |
|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 | 第28-29页 |
|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29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9-51页 |
| ·退耕还林不同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29-40页 |
| ·各样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状况及其相关性分析 | 第29-34页 |
| ·土壤微生物优势类群分析 | 第34-40页 |
| ·退耕还林不同模式下土壤酶学研究 | 第40-44页 |
| ·各样地土壤酶活性状况及其相关性分析 | 第40-44页 |
| ·林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季节动态变化 | 第44页 |
| ·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4-46页 |
| ·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4-45页 |
| ·土壤微生物优势类群数量与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5-46页 |
| ·土壤生物学指标对土壤生态肥力质量的评价 | 第46-51页 |
| ·评价指标系数标准化 | 第46-48页 |
| ·土壤生物学指标主成分分析 | 第48-49页 |
| ·各样地的主成分得分值计算 | 第49-50页 |
| ·土壤生物学综合肥力指标值对各样地的评价 | 第50-51页 |
| 5 讨论与结论 | 第51-56页 |
| ·各样地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季节动态变化 | 第51-53页 |
| ·土壤微生物季节动态变化 | 第51-53页 |
| ·土壤酶活性季节动态变化 | 第53页 |
| ·各样地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空间分布影响 | 第53-54页 |
| ·对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的影响 | 第53-54页 |
| ·对土壤酶活性空间分布的影响 | 第54页 |
|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间的相关性探讨 | 第54页 |
| ·土壤资源微生物的开发利用 | 第54-55页 |
| ·生物学指标对土壤生态肥力质量评价的探讨 | 第55-56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 英文摘要 | 第63-66页 |
| 附图 | 第66-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