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致谢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0-20页 |
1. 1 引言 | 第10页 |
1. 2 海藻糖的结构与性质 | 第10-11页 |
1. 3 极端环境条件下,细胞内海藻糖的积累机理 | 第11-12页 |
1. 4 海藻糖对生物分子的保护作用机制 | 第12-13页 |
1. 5 海藻糖的生产方法 | 第13-15页 |
1. 6 海藻糖的分析方法 | 第15-17页 |
1. 7 海藻糖的应用 | 第17-19页 |
1. 8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海藻糖的分析与检测 | 第20-28页 |
2. 1 薄层层析法(TLC) | 第20-23页 |
2. 1. 1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2. 1. 2 结果与讨论 | 第21-23页 |
2. 1. 3 小结 | 第23页 |
2.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第23-28页 |
2. 2. 1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2. 2.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4-27页 |
2. 2. 3 结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黄色短杆菌发酵条件的研究 | 第28-42页 |
3.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8-29页 |
3. 1. 1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3. 1. 2 实验试剂 | 第29页 |
3. 1. 3 培养基 | 第29页 |
3. 1. 4 菌种 | 第29页 |
3. 2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3. 2. 1 还原糖测定方法(DNS法) | 第29-30页 |
3. 2. 2 氨态氮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3. 3 黄色短杆菌的生理及应用 | 第31-32页 |
3. 4 黄色短杆菌菌株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32-41页 |
3. 4. 1 黄色短杆菌高产海藻糖合成酶系菌株的筛选 | 第32-35页 |
3. 4. 2 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35-41页 |
3. 5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转化原料的准备 | 第42-49页 |
4. 1 淀粉的性质 | 第42-43页 |
4. 2 酶的各项技术指标 | 第43-44页 |
4. 3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4. 3. 1 淀粉酶法液化制备糊精 | 第44页 |
4. 3. 2 糖化酶水解 | 第44页 |
4. 3. 3 淀粉酸法水解 | 第44-46页 |
4. 4 淀粉水解酶的选择 | 第46-47页 |
4. 5 底物结构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4. 6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细胞催化生产海藻糖过程优化 | 第49-57页 |
5. 1 实验方法 | 第49页 |
5. 1. 1 菌种 | 第49页 |
5. 1. 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第49页 |
5. 1. 3 微生物转化方法 | 第49页 |
5. 2 破胞方法的选择 | 第49-52页 |
5. 2. 1 超声波细胞破碎方法 | 第50页 |
5. 2. 2 有机溶剂处理 | 第50-52页 |
5. 3 催化条件的优化 | 第52-56页 |
5. 3. 1 海藻糖合成酶的性质 | 第52-53页 |
5. 3. 2 缓冲液浓度对转化的影响 | 第53页 |
5. 3. 3 底物浓度对转化的影响 | 第53-54页 |
5. 3. 4 震荡和搅拌对转化的影响 | 第54-55页 |
5. 3. 5 盐类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55页 |
5. 3. 6 锌离子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5. 4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