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强化传热改造670t/h锅炉低温再热器可行性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8-9页 |
| 1 引言 | 第9-18页 |
| 1.1 课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 1.2.1 强化传热的意义 | 第10页 |
| 1.2.2 强化传热的原则 | 第10-11页 |
| 1.2.3 双侧强化换热管的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 2 外螺旋肋管低温再热器的设计研究 | 第18-34页 |
| 2.1 低温再热器高温组的传热、壁温和阻力 | 第21-26页 |
| 2.1.1 高组的传热和壁温计算 | 第21-25页 |
| 2.1.2 管内流动阻力系数 | 第25-26页 |
| 2.2 中组传热、壁温及阻力 | 第26-29页 |
| 2.2.1 中组的传热与壁温计算 | 第26-29页 |
| 2.2.2 管内流动阻力系数 | 第29页 |
| 2.3 低组的传热、壁温及阻力 | 第29-33页 |
| 2.3.1 低组的传热与壁温计算 | 第29-32页 |
| 2.3.2 管内流动阻力系数 | 第32-33页 |
| 2.4 外螺旋肋片低温再热器的性能分析 | 第33-34页 |
| 2.4.1 管道壁温变化曲线图 | 第33页 |
| 2.4.2 蒸汽流动阻力系数变化曲线 | 第33-34页 |
| 3 三维内肋与外螺旋翅片组合的低温再热器的性能 | 第34-46页 |
| 3.1 高组的传热、壁温及阻力 | 第34-37页 |
| 3.1.1 高组的传热及壁温计算 | 第34-36页 |
| 3.1.2 高组的传热面积 | 第36页 |
| 3.1.3 高组的流动阻力系数 | 第36-37页 |
| 3.2 中组的传热及壁温计算 | 第37-39页 |
| 3.2.1 中组的传热及壁温计算 | 第37-38页 |
| 3.2.2 中组的传热面积 | 第38页 |
| 3.2.3 中组的流动阻力系数 | 第38-39页 |
| 3.3 低组的传热、壁温及阻力 | 第39-41页 |
| 3.3.1 低组的传热及壁温计算 | 第39-40页 |
| 3.3.2 低组的传热面积 | 第40-41页 |
| 3.4 性能比较 | 第41-42页 |
| 3.4.1 壁温的比较 | 第41页 |
| 3.4.2 流动阻力系数比较 | 第41-42页 |
| 3.5 三维内肋管在低温再热器运用的改良方案 | 第42-46页 |
| 3.5.1 碳钢首排管壁温 | 第43-44页 |
| 3.5.2 改进方案下中组的最低壁温(碳钢) | 第44-46页 |
| 4 波纹内肋与外螺旋翅片管结合的低温再热器的性能 | 第46-56页 |
| 4.1 高组的传热、壁温及阻力 | 第46-48页 |
| 4.1.1 高组的传热及壁温计算 | 第46-48页 |
| 4.1.2 高组的传热面积 | 第48页 |
| 4.1.3 高组的流动阻力系数 | 第48页 |
| 4.2 中组的传热、壁温及阻力 | 第48-51页 |
| 4.2.1 中组的传热及壁温计算 | 第48-50页 |
| 4.2.2 中组的传热面积 | 第50-51页 |
| 4.2.3 中组的流动阻力系数 | 第51页 |
| 4.3 低组传热、壁温及阻力 | 第51-54页 |
| 4.3.1 低组的传热及壁温计算 | 第51-53页 |
| 4.3.2 低组的传热面积 | 第53页 |
| 4.3.3 低组的流动阻力系数 | 第53-54页 |
| 4.4 方案总体性能分析 | 第54-56页 |
| 4.4.1 管道壁温的比较 | 第54页 |
| 4.4.2 流动阻力系数的比较 | 第54-56页 |
| 5 分析与结论 | 第56-58页 |
| 5.1 数据分析 | 第56-57页 |
| 5.2 结论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