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 第1-10页 |
第一部分 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内部监督的现实意义 | 第10-17页 |
一、 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内部监督对完善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现实意义 | 第10-13页 |
(一) 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10-12页 |
(二) 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内部监督有利于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 | 第12-13页 |
二、 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内部监督对加强公司债权人保护的现实意义 | 第13-17页 |
(一) 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内部监督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保护 | 第14-15页 |
(二) 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内部监督有利于公司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 第15-17页 |
第二部分 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内部监督的理论和实践 | 第17-31页 |
一、 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内部监督的理论基础 | 第17-27页 |
(一) 经济学理论 | 第17-23页 |
(二) 法学理论 | 第23-27页 |
二、 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实践 | 第27-31页 |
第三部分 、我国银行债权参与公司内部监督的本土化分析 | 第31-36页 |
一、 我国公司的融资结构是银行参与公司内部监督的现实基础 | 第31-32页 |
二、 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内部监督是路径依赖性特征条件下的现实选择 | 第32页 |
三、 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内部监督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要求 | 第32-33页 |
四、 我国实践中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探索为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内部监督奠定了基础 | 第33-36页 |
第四部分 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内部监督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 | 第36-46页 |
一、 构建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内部监督法律制度框架的理念 | 第36-41页 |
(一) 调整手段: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相结合 | 第36-38页 |
(二) 参与公司内部监督的方式和层级:银行代表通过约定担任公司监事 | 第38-40页 |
(三) 强化银行监事在公司资本监管的范围内的监督权 | 第40-41页 |
二、 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内部监督法律制度的初步设想 | 第41-46页 |
(一) 修改我国《公司法》,允许上银行代表担当公司监事 | 第41-42页 |
(二) 修改我国《公司法》,允许银行代表通过约定进入公司监事会 | 第42页 |
(三) 修改我国《公司法》,强化银行监事在监管公司资本方面的职权 | 第42-46页 |
结 论 | 第46-4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