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 第1-16页 |
·藻类对微量元素的生物富集及其机理 | 第8-12页 |
·藻类生物富集的特点 | 第8-9页 |
·藻类生物富集的机理 | 第9-11页 |
·生物吸附 | 第9-10页 |
·络合机理 | 第9页 |
·离子交换机理 | 第9-10页 |
·主动运输 | 第10-11页 |
·与脂代谢有关的生物富集机制 | 第10页 |
·与糖代谢有关的生物富集机制 | 第10页 |
·与蛋白质、氨基酸代谢有关的生物富集机制 | 第10-11页 |
·藻类生物富集的影响因素 | 第11页 |
·藻类生物富集的主要应用 | 第11-12页 |
·水质净化及污水中金属的去除与回收 | 第11页 |
·痕量、超痕量元素分析 | 第11-12页 |
·新型功能性保健食品 | 第12页 |
·藻类生物富集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4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16页 |
·材料 | 第16-17页 |
·藻种的培养 | 第17-18页 |
·小球藻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18页 |
·盐藻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18-19页 |
·Cr~(3+)的生物富集及测定 | 第19-20页 |
·Cr~(3+)添加浓度 | 第19页 |
·Cr~(3+)添加方式 | 第19页 |
·不同的生长时期一次性添加Cr~(3+) | 第19页 |
·在培养过程中分批次添加Cr~(3+) | 第19页 |
·正交试验 | 第19页 |
·小球藻 | 第19页 |
·盐藻 | 第19页 |
·藻细胞的富集量测定 | 第19-20页 |
·细胞密度及生长参数的计算 | 第20页 |
·生物量的测定 | 第20-21页 |
·叶绿素a的测定 | 第21页 |
·β-胡萝卜素的测定 | 第21-22页 |
·细胞内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2页 |
·细胞内蛋白质的提取 | 第22页 |
·细胞内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22页 |
·细胞内糖含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葡萄糖标准溶液和蒽酮试剂的配制 | 第22页 |
·细胞内可溶性糖的提取 | 第22页 |
·绘制标准曲线 | 第22-23页 |
·细胞内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23页 |
·藻红外线吸收光谱的测定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4-43页 |
·小球藻对Cr~(3+)的生物富集 | 第24-33页 |
·小球藻的生长曲线 | 第24页 |
·影响小球藻生物富集Cr~(3+)的因素 | 第24-29页 |
·不同Cr~(3+)浓度下小球藻生长曲线的变化 | 第24-25页 |
·不同浓度Cr~(3+)对小球藻富集量及生物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不同培养时间一次性添加Cr~(3+)对小球藻富集量及生物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在培养过程中分批次添加Cr~(3+)对小球藻富集量及生物量的影响 | 第27页 |
·温度,pH,N、P浓度对小球藻富集量及生物量的影响 | 第27-29页 |
·不同浓度Cr~(3+)对小球藻品质的影响 | 第29-31页 |
·不同浓度Cr~(3+)对小球藻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第29页 |
·不同浓度Cr~(3+)对小球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浓度Cr~(3+)对小球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小球藻生物富集Cr~(3+)的过程 | 第31-32页 |
·Cr~(3+)生物富集对小球藻细胞分子官能团结构的影响 | 第32-33页 |
·盐藻对Cr~(3+)的生物富集 | 第33-43页 |
·盐藻的生长曲线 | 第33-34页 |
·影响盐藻生物富集Cr~(3+)的因素 | 第34-39页 |
·不同Cr~(3+)浓度下盐藻生长曲线的变化 | 第34-35页 |
·不同浓度Cr~(3+)对盐藻富集量及生物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不同培养时间一次性添加Cr~(3+)对盐藻富集量及生物量的影响 | 第36页 |
·在培养过程中分批次添加Cr~(3+)对盐藻富集量及生物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温度,pH,盐度对盐藻富集量及生物量的影响 | 第37-39页 |
·不同浓度Cr~(3+)对盐藻品质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浓度Cr~(3+)对盐藻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第39页 |
·不同浓度Cr~(3+)对盐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浓度Cr~(3+)对盐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40页 |
·盐藻生物富集Cr~(3+)的过程 | 第40-41页 |
·Cr~(3+)生物富集对盐藻细胞分子官能团结构的影响 | 第41-43页 |
4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