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通航建筑物与助航设备论文--助航设备论文--航标设备论文

航标效能定量评价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8-10页
   ·问题的提出第8页
   ·关于这一问题的国内外现状第8-9页
   ·本文的工作概述第9-10页
第2章 航标效能及影响因素分析第10-21页
   ·航标定义及分类第10-12页
     ·航标定义第10页
     ·航标分类第10-11页
     ·结论第11-12页
   ·航标效能定义第12页
   ·影响航标效能因素分析第12-21页
     ·设备技术状况第12-14页
     ·航标维护状况第14页
     ·布标水域状况第14-16页
     ·船舶交通状况第16页
     ·船舶尺度第16-17页
     ·水文气象条件第17-21页
第3章 评判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指标权重的获取第21-33页
   ·评判指标体系确定原则第21页
   ·评判指标体系的最终确立第21-24页
   ·指标权重的获取第24-33页
     ·层次分析法(AHP法)的概念第25页
     ·运用AHP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第25-30页
     ·各个影响因素对评判总目标的权重计算第30-33页
第4章 数学方法的理论基础第33-42页
   ·模糊数学简介第33-37页
     ·模糊集合第33-34页
     ·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和隶属度第34-35页
     ·模糊合成算子第35页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模型第35-37页
   ·灰色系统分析第37-42页
     ·灰色理论基础第37-39页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第39-42页
第5章 航标效能的定量评价第42-55页
   ·影响航标效能因素的评价标准第42-46页
     ·技术先进性对航标效能的评判标准第42页
     ·技术实用性对航标效能评判标准第42-43页
     ·维护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对航标效能评判标准第43页
     ·维护管理体系对航标效能评判标准第43-44页
     ·布标水域尺度对航标效能评判标准第44页
     ·船舶流量对航标效能评判标准第44页
     ·船舶尺度对航标效能评判标准第44-45页
     ·能见度对航标效能评判标准第45页
     ·风、浪、流对航标效能评判标准第45-46页
   ·模糊评判模型第46-51页
     ·隶属函数第46页
     ·隶属函数的建立第46-51页
     ·建立模糊评判模型第51页
   ·灰色聚类模型第51-55页
     ·数据处理第51-52页
     ·计算离差矩阵第52-53页
     ·灰色聚类分析原理:第53-54页
     ·聚类分析第54-55页
第6章 航标效能定量评价的应用第55-70页
   ·大连港概况第55-57页
     ·港口位置与现状第55-56页
     ·港口各水道、航道上航标的布设情况第56-57页
   ·港内各航道评判指标值的确定第57-58页
     ·大连港内各航道的基本状况第57页
     ·大连港内各航道的评判指标值第57-58页
   ·大连港各航道航标效能的模糊综合评判第58-64页
     ·单因素评判矩阵的确定第59-60页
     ·综合评判第60-62页
     ·反模糊化第62-63页
     ·大连港港内整体航标效能情况第63-64页
   ·大连港各航道航标效能的灰色聚类分析第64-70页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第64-67页
     ·灰色聚类第67-70页
第7章 结束语第70-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英语课堂交互性教学研究
下一篇:四硫富瓦烯衍生物及其金属配位聚合物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