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

多索茶碱口服定时释药微丸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英文摘要第12-15页
前言第15-22页
第一章 多索茶碱体内外分析方法及基本性质研究第22-37页
 一 材料与仪器第22-23页
  1 材料第22页
  2 仪器第22-23页
 二 方法与结果第23-34页
  1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3-28页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23-26页
   ·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第26-28页
  2 基本性质考察第28-30页
   ·多索茶碱于不同介质中稳定性的研究第28-29页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第29页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第29-30页
  3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第30-34页
   ·血浆样品的分析方法第31页
   ·分析方法的确证第31-34页
 三 讨论与小结第34-36页
  1 讨论第34-35页
  2 小结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第二章 多索茶碱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第37-53页
 一 材料与仪器第37页
  1 材料第37页
  2 仪器第37页
 二 方法与结果第37-47页
  1 实验方法第37-42页
   ·分析方法的建立第37-39页
   ·肠循环液中多索茶碱的测定第39-41页
   ·药物浓度对肠吸收影响的考察第41-42页
   ·大鼠肠道各区段情况的考察第42页
   ·pH介质对大鼠肠吸收的影响第42页
  2 数据处理方法第42-43页
   ·吸收百分率第42-43页
   ·吸收速率常数第43页
  3 实验结果第43-47页
   ·药物浓度与吸收的影响第44-45页
   ·药物在肠道各区段的吸收情况第45-46页
   ·不同pH介质对药物吸收的影响第46-47页
 三 讨论与小结第47-52页
  1 讨论第47-50页
  2 小结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3页
第三章 多索茶碱定时释药微丸的制剂学研究第53-76页
 一 材料与仪器第53-54页
  1 材料第53页
  2 仪器第53-54页
 二 方法与结果第54-72页
  1 速释微丸的制备第54-59页
   ·制备方法第54-56页
   ·处方因素及工艺因素第56-58页
   ·微丸的制备第58-59页
  2 定时释放微丸的制备第59-66页
   ·包衣工艺考察第59-61页
   ·定时释放微丸的处方设计第61-65页
   ·处方优化第65-66页
  3 影响因素考察第66-69页
   ·素丸大小第66-67页
   ·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第67-68页
   ·释放条件第68-69页
  4 定时释放微丸的质量考察第69-72页
   ·工艺重现性质第70页
   ·制剂稳定性试验第70-72页
 三 讨论与小结第72-75页
  1 讨论第72-74页
  2 小结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6页
第四章 多索茶碱定时释药微丸家犬体内药动学评价第76-85页
 一 材料与仪器第76-77页
  1 材料第76页
  2 仪器第76-77页
 二 方法与结果第77-82页
  1 实验方法第77页
   ·受试对象第77页
   ·给药方法第77页
   ·血样采集第77页
   ·血样测定方法第77页
  2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第77-79页
   ·受试制剂血药浓度第78页
   ·参比制剂血药浓度第78页
   ·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第78-79页
  3 数据处理第79-81页
   ·隔室模型拟和统计结果第79-80页
   ·非隔室模型拟和统计结果第80-81页
  4 生物利用度第81-82页
 三 讨论与小结第82-84页
  1 讨论第82-83页
  2 小结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5页
全文结论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MM的反求工程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视神经脊髓炎与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