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模式问题的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第1章 引言第6-10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6-7页
     ·选题的背景第6页
     ·选题的意义第6-7页
   ·两个关键概念的界定第7-8页
     ·农民工的由来及其定义第7页
     ·社会养老保险的定义第7-8页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第8-9页
     ·研究方法第8页
     ·论文结构第8-9页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9-10页
     ·创新之处第9页
     ·不足之处第9-10页
第2章 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0-18页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10-11页
     ·必要性第10-11页
     ·可行性第11页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和政策的定位问题第11-14页
     ·将农民工统一纳入到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第11-12页
     ·将农民工统一纳入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第12-13页
     ·为农民工建立专门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第13-14页
   ·现行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14-16页
     ·制度和政策本身设计方面的缺陷及政府责任承担不到位第15-16页
     ·企业方面的原因第16页
     ·农民工个体特征方面的原因第16页
   ·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对策建议第16-18页
第3章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主要模式分析第18-30页
   ·各地区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概述第18-23页
     ·“城保型”养老保险模式第18-19页
     ·“独立型”养老保险模式第19-22页
     ·“综合保险型”养老保险模式第22-23页
   ·三种模式的比较及优缺点分析第23-30页
     ·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来源的比较第23-25页
     ·养老金支付条件的比较第25-27页
     ·养老金待遇水平的比较第27-29页
     ·总结和概括第29-30页
第4章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设计原则第30-34页
   ·制度体系设计上: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统一性与灵活性第30-31页
     ·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协调第30页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第30-31页
   ·基金筹集与待遇水平上:权利与义务、公平与效率第31-32页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第31页
     ·公平与效率兼顾第31-32页
   ·基金管理运作上:安全性与收益性、提高统筹层次第32页
     ·安全性与收益性相结合第32页
     ·提高统筹层次的原则第32页
   ·制度衔接上:制度衔接与跨统筹区域流动、输出地与输入地第32-34页
     ·制度衔接与跨统筹区域流动相适应第32页
     ·输出地与输入地利益相协调第32-34页
第5章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设计及对策建议第34-43页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设计第34-41页
     ·农民工的分类及分层次养老保险制度选择第34-37页
     ·统一的过渡性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第37-41页
   ·配套措施和对策建议第41-43页
第6章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镇养老金缺口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