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大地测量学论文--海洋测量学论文

水下固定点压强波动分析及其绝对高程测量新方法研究

第一章 水下固定点水压波动及高程测量研究的意义第1-9页
 1.1 工程背景及水下高程测量技术最新发展第7页
 1.2 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技术背景第7-9页
第二章 水下固定点水压强波动分析的波浪理论方法第9-26页
 2.1 水下固定点绝对高程的传递第9-10页
 2.2 水压强波动影响因素分析及物理量特征描述第10-17页
  2.2.1 水体表面波浪的影响第10-17页
  2.2.2 潮位变化的影响第17页
  2.2.3 水流、水密度、大气压变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第17页
 2.3 理想水体稳定二元波作用下水下某固定点压强第17-26页
  2.3.1 水下固定点压强函数的理论推导第17-21页
  2.3.2 水下固定点压强函数推导的电算实现及结果第21-24页
  2.3.3 水下固定点压强波动规律分析第24-26页
第三章 利用波动幅度计算水下固定点水深的方法及分析第26-33页
 3.1 利用波动幅度计算水下固定点水深的方法及可行性分析第26-31页
  3.1.1 水下固定点压强波动振幅函数特性分析第26-28页
  3.1.2 利用波动幅度计算水下固定点水深的方法第28-29页
  3.1.3 利用波动幅度计算水下固定点水深的方法的可行性分析和工程意义第29-31页
 3.2 利用波动幅度计算水下固定点水深方法的实现第31-33页
第四章 水下固定点水压强波动谱分析方法第33-48页
 4.1 海浪的谱函数表达第33-36页
 4.2 海浪的波谱分析第36-48页
  4.2.1 傅立叶变换和谱密度函数第36-41页
  4.2.2 应用傅立叶变换估计实测波动数值序列的谱密度第41-44页
  4.2.3 能量密度谱数值同振幅的关系第44-45页
  4.2.4 快速傅立叶变换第45-46页
  4.2.5 傅立叶分析能量谱密度的单位时间的量值问题第46-48页
第五章 实测水压强波动数值谱分析及振幅计算第48-63页
 5.1 能量谱密度估计算法第48-50页
  5.1.1 能量谱密度估计方法概述第48-49页
  5.1.2 周期图能量谱密度估计公式的对比分析第49-50页
 5.2 能量谱密度估计算法的精度问题第50-53页
  5.2.1 波能量谱密度值计算误差对本课题的影响第50-51页
  5.2.2 采样频率取值对给定波能量谱密度值计算结果的影响第51-53页
 5.3 采样频率的调整方法第53-61页
  5.3.1 采样频率转换及重采样函数第54页
  5.3.2 重采样函数参数p、q的取值所应遵照的规则第54-56页
  5.3.3 准确振幅和波动频率确定方法第56-57页
  5.3.4 频率搜索步距及指数n的确定方法第57-58页
  5.3.5 p、q取值方法的验证第58-60页
  5.3.6 振幅和波动频率准确值确定方法的验证第60-61页
 5.4 实测数据能量显著成份波振幅、频率计算第61-62页
 5.5 被测点静水位计算的遗留问题第62-63页
  5.5.1 程序优化问题第62页
  5.5.2 波浪理论模型选择问题第62页
  5.5.3 综合误差分析问题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专业化与农业发展--理论与中国实证研究
下一篇:基于DSP的图像压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